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運動,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也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遠離煙酒。
可是,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的,那就是心態。
四川成都市老齡委曾對全市720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美國研究人員也曾對700名百歲老人進行了3年跟蹤研究,巧的是,中外兩國研究者都發現:壽星們只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樂觀!
的確,如果你認真觀察那些長壽的老人,很容易能發現一個特性,那就是他們的心態特別好,情緒也很穩定,很少會大動肝火,生活中能處處保持微笑,人也和藹可親。
為什么良好的心態與長壽的關系這么密切呢?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免疫力的提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多個心理健康研究機構的調查,長期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免疫系統,削弱人體抵抗力,使得我們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態,能讓身體有害的激素分泌減少,這樣有利于免疫力的提高。
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內分泌的穩定
內分泌系統的穩定與健康息息相關,像甲狀腺、乳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都屬于內分泌器官,如果內分泌變得不穩定,久而久之,也會損傷這些內分泌器官的健康。
壓力、焦慮和憤怒會促使體內皮質醇等壓力激素的分泌增加,這種激素在短時間內能幫助我們應對突發情況,但長期過量分泌則會對身體多個系統造成傷害。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睡眠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不好,那么睡眠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糟糕的情緒很容易引起睡眠的異常。
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很好,情緒穩定,能夠長期保持好的情緒,那么睡眠質量往往也會很好。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遠離一些慢性病
很多慢性病的發生都與不健康的情緒有關,像高血壓、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癥的產生,都與情緒有關,一個情緒不好的人,更易罹患這些慢性病,在罹患這些慢性病以后,如果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比如一個人如果罹患了高血壓,情緒過于激動的時候,血壓急劇升高,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急性心腦血管意外。
笑一笑,十年少。古人很早前就已經發現了長壽的真諦,一個人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變成情緒的奴隸,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除了能夠獨立思考以外,還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問題來了,老年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首先,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放低姿態,期望值越高,失望就可能越大,年齡大了,老年人做很多事情可能有心無力,這個時候,要順其自然,不宜過度強求。
其次,老年人不要多管閑事,很多老年人喜歡多管閑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什么事都要管一管,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累的,年齡大了,老年人牢記,只要管好一件事就行了,那就是管好自己。
最后,保持家庭的和睦,老年人要想自己的情緒更穩定,就一定要努力保持整個家庭的和睦,不然,一旦家庭不和諧,很容易會搞得雞飛狗跳,在這樣的氛圍里,人又怎么可能長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