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老中醫的老偏方——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心臟病,是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礙或器質性病變。冠心病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程度和支數有密切關系,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以及過度肥胖、不良生活習慣等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因素。
不吸煙、少飲酒,維持血壓、血脂正常,減少情緒刺激,適量運動是預防題心病的關鍵。適宜的偏方對控制和預防冠心病也十分重要。
1.雙參茶
組成及用法:丹參每日15克,黨參每日10~15克,茶葉適量,泡茶飲。評注:丹參有活血化瘀、清熱降脂的作用,黨參有益氣健脾的功效,比較適合疲乏無力的血瘀病人。丹參或黨參的飲片可在藥店購買,茶則可依個人口味防意選擇。需提醒的是,參片買來后要用開水洗一下,濾掉其中的雜質。
2.丹參飲
組成及用法:將丹參洗凈后每日30克泡茶飲,
評注:丹參活血化瘀,清心除煩,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及心神不寧的最常用藥物。
3.薤白燉豬心
組成及用法:豬心】個,薤白150克。豬心洗凈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燒沸煮熟,倒入薤白,文火煮燉至豬心軟透,加入胡椒粉適量調味即成。早晚佐餐服用。
評注:此方有通陽散結、健脾益心、理氣消食之功效。
4.山楂桃仁蜜
組成及用法:山楂、桃仁、蜂蜜。鮮山楂1000克,桃仁60克(打碎),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密250毫升,上鍋蒸1小時冷卻后備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
評注:此方有活血化瘀、消食潤腸、降脂降壓之功效,適用于冠心病兼見食欲不振、大便燥結者。
5.人參大棗湯
組成及用法:人參10克(切片),大棗5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評注:此方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養血寧神之功效,適用于體質虛弱的冠心病患者:心悸、胸悶、心慌、氣短、動則為甚。
6.莉楂決明茶
組成及用法:菊花10克,山片、決明子(搗碎)各15克,放入茶杯,開水浸泡半小時,代茶頻飲。
評注:此方有熄風平肝、行氣散瘀、降脂降壓之功效,適用于冠心病血壓、血脂偏高,頭暈肥胖者。
7.三仁粥
組成及用法:桃仁、酸棗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將桃仁、酸棗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適量,置武火煮沸30~40分鐘,濾渣取汁,將粳米淘凈入鍋,倒入藥汁,武火燒沸,文火熱成粥。加白調味,早晚佐餐服用。
評注:此方有活血化瘀、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體質肥胖、痰涎壅盛、動則氣喘吁吁、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睡眠不足的冠心病患者。
8.菊花茶
組成及用法:將菊花和茶葉按5:1的比例混合后當茶飲,
評注:對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患者來說,菊花茶是個不錯的選擇既便宜,口感又好。由于菊花略帶苦味,可適當加些冰糖,不會影響其降脂作用但值得提醒的是,冠心病病人最好不要喝濃茶,因為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可能導致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或是令血壓升高,給病人帶來危險。此外,銀杏葉茶或白果茶也應盡量少喝。因為銀杏中不但含有能夠起擴張血管作用的銀杏黃酮和銀杏內脂,還含有有毒的銀杏酸。如若長期飲用,有中毒的可能,一定要小心謹慎。
9.按摩內關
取穴及方法:內關。以一手拇指指腹緊按另一前臂內側的內關穴位(手腕橫紋上二指處,兩筋之間),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壓,兩手交替進行。對心動過速者,手法由輕漸重,同時可配合震顫及輕揉;對心動過緩者,用強刺激手法。平時則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轉各10次,然后緊壓1分鐘。
評注:內關穴為人體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重要穴位之一。
10.按摩心俞穴
取穴及方法:心俞。心俞穴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用雙手拇指緊緊按壓住本穴至酸脹為度,然后反復揉按15分鐘。
評注:中醫認為心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癲癇、狂躁、咳嗽等,多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