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好!我要主動履行義務!”
宿豫法院來龍法庭
接到被告袁某的來電,
請法官盡快聯(lián)系原告,
愿意將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主動履行完畢。
“我的賬戶都被凍結了,收到法院郵寄的《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得知,后續(xù)還可能被納入失信人名單,連出行和做貸款都會受影響。”
電話里,袁某的聲音透著焦慮與懊悔。
“我是做生意的,信用就是命根子,
真要成了‘老賴’,那麻煩可就太大了!
麻煩法官你趕緊幫我聯(lián)系原告,
這錢我馬上還!”
一
案情回顧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間,袁某多次以資金周轉為由向李某借款。李某出于信任,通過轉賬方式共計向袁某出借5萬余元。在李某的多次催要下,袁某陸續(xù)償還3萬余元。剩余的2萬余元,袁某多次推諉拒不履行,李某遂將袁某訴至宿豫法院。
二
當場履行:釋法明理化解心結
在法官的積極協(xié)調下,原、被告雙方當天來到了法庭。
起訴前我找了你那么多次,你都不能兌現(xiàn)承諾,要不是因為你一拖再拖,這么熱的天,我也不會到法院起訴你。
李姐,法官,我知道錯了。以前總覺得能拖就拖,沒把信用當回事。現(xiàn)在知道了,做生意沒了信用,路就堵死了。
法官當場對袁某進行釋明教育
“袁某,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是民事活動的‘帝王條款’。”法官語重心長地說,“《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你拖欠借款不還,不僅侵害了李某的合法權益,更是對契約精神和誠信原則的違背。”
法官進一步闡釋了失信的嚴重后果:“一旦被法院依法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也就是俗稱的‘失信黑名單’,你將面臨全方位的信用懲戒。這些因失信帶來的‘污點’,是日后花再多錢也難以輕易抹去和修復的。信用,是無價的財富,也是現(xiàn)代社會立足的根本。”
在法官的見證下,袁某當場履行了全部義務并向李某表示了歉意。
近年來,為促進形成“誠實守信、依法履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來龍法庭多措并舉,通過引導當事人依法采取財產保全措施、訴前向被告送達《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裁判后跟進督促履行等多種方式,使當事人明白失信的不利法律后果,認識到信用的重要性,引導更多當事人主動履約,為構建誠信社會貢獻司法力量。
什么是
《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
《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是法院對義務人發(fā)出的及時全面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風險提示,督促義務人主動履行義務,避免案件進入強制執(zhí)行程序可能對義務人產生的不利后果,提高司法效率。
從《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的內容來看,其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引導提示,為義務人主動履行提供指引和協(xié)助,提示義務人按照付款途徑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增強當事人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法律意識。二是敦促警示,《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中警示不履行生效文書確定的義務的經(jīng)濟風險、信用風險和司法風險,敦促義務人及時履行生效判決,減少進入執(zhí)行階段案件。
《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義務提示》的發(fā)出旨在引導義務人由“要我履行”的被動觀念向“我要履行”的主動思想轉變。主動履行不僅是法律義務,更是誠信的體現(xiàn)。宿豫法院呼吁每一位義務人:主動履行義務,守護信用記錄,讓誠信成為習慣,讓履行成為自覺。
來源:宿豫法院
如果您喜歡我們 推送 的文章,請將"宿遷中院公眾號"加為星標,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并點擊頁面下方的“在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