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6月28日,豫北醫學院“雅韻流芳,共譜傳承新章”文化傳播實踐團奔赴浚縣,開啟一場與國家級非遺浚縣泥咕咕的青春對話。實踐團以“傳承非遺基因,創新傳播路徑”為目標,在傳統技藝的觸摸中,探尋非遺活態傳承的青春答案。
在浚縣西楊玘屯村,實踐團成員圍坐在泥咕咕工坊內,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選泥、捏塑、燒制、彩繪。從揉泥時感受土性,到捏制中賦予泥土生命,再到繪制花紋時沉淀匠心,每一步都讓“00后”們觸摸到非遺傳承的溫度。成員們手中的泥團,在反復塑形中,漸漸變成形態各異的“咕咕鳥”,雖稍顯生澀,卻滿是對傳統技藝的敬意。
據了解,浚縣泥咕咕起源可追溯至隋末唐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造型簡練生動,以黑、紅、綠、白等原色繪制花紋,兼具藝術價值與民俗內涵。本次實踐活動不僅為高校學子提供了接觸非遺、傳承文化的平臺,更將為鄉村振興背景下非遺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
“當指尖觸碰到千年傳承的泥土,才懂非遺不是擺在展柜里的標本,而是需要年輕人接力的‘活態文化’。”實踐團成員在總結分享時感慨。此次實踐,不僅讓浚縣泥咕咕的制作技藝在青春手中傳遞,更通過“體驗+傳播+創新”的模式,為非遺傳承注入年輕活力。這群醫學生用跨界實踐證明:非遺傳承,青春可為;傳統技藝,正待新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