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羅斯和中國的“老交情”
俄羅斯跟中國,那可是老鄰居了,歷史上關系時好時壞,但總體來說,到了現代,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聯系越來越緊密。你看,中俄之間有能源合作、有軍事演習,還有各種國際場合互相捧場,這關系不是蓋的。
反過來,俄羅斯跟西方的關系,那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從冷戰到現在,西方國家一直把俄羅斯當個“刺頭”,尤其是最近這些年,俄羅斯在國際上動作頻頻。
比如烏克蘭的事兒、敘利亞的干預,還有跟美國歐盟在經濟制裁上的硬剛,這讓西方把注意力都盯在了俄羅斯身上,覺得它是個“大麻煩”。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在前頭跟西方杠上了,中國呢,就趁機悶聲干大事。這不就是俗話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嗎?
當然,這“得利”不是說中國占了啥便宜,而是俄羅斯無形中給中國爭取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二、俄羅斯咋幫了中國的忙?
那具體來說,俄羅斯到底咋幫了中國呢?
其一, 把西方的眼球吸過去。俄羅斯這幾年在國際舞臺上可沒閑著。從2014年烏克蘭危機開始,到后來插手敘利亞內戰,再到跟西方國家在能源、軍事上的對峙,它幾乎成了西方的“頭號公敵”。
你看,美國和歐盟忙著制裁俄羅斯,北約還老在東歐搞軍演,注意力全被俄羅斯吸走了。
這對中國有啥好處呢?很簡單,西方忙著對付俄羅斯,就沒太多精力盯著中國。中國這時候就能低調發育,經濟上搞改革、科技上搞創新、軍事上搞現代化。
你想想,如果沒有俄羅斯在前頭“頂雷”,西方可能早就把矛頭全對準中國了。那樣的話,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估計得費勁不少。
舉個例子,2010年代初,西方還在炒作“中國威脅論”,但后來俄羅斯一鬧騰,西方媒體的頭條就變成了“普京又干啥了”。
中國這邊呢,趁機把GDP搞上去了,高鐵修遍了全國,5G技術也走到世界前列。這不就是俄羅斯間接幫了忙嗎?
其二, 給中國當了個“擋箭牌”。除了吸引注意力,俄羅斯還在戰略上給中國當了個“擋箭牌”。啥意思呢?就是俄羅斯在國際上立場強硬,跟西方針鋒相對,中國就能在旁邊靈活操作,不用直接跟西方硬碰硬。
比如說,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俄經常一塊兒投票否決西方的提案。俄羅斯站出來當“惡人”,中國就能保持相對溫和的形象,既不得罪西方太多,又保住了自己的利益。
再比如,中美關系緊張的時候,俄羅斯跟中國的軍事合作(像聯合軍演)就給中國壯了膽,讓西方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手。
這就好比打牌,俄羅斯是那個老出大牌的,中國呢,就在旁邊慢慢攢牌,最后攤牌的時候才讓人嚇一跳。
西方本來以為中國會跟俄羅斯一樣硬剛,結果中國走的是“和為貴”的路子,這讓西方有點摸不著頭腦。
其三,中俄合作帶來的實打實好處。再說說中俄之間的合作,這也是俄羅斯對中國的一大貢獻。兩國在能源上的買賣就不用說了,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源源不斷地往中國送,幫中國解決了能源安全的大問題。
還有基礎設施,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2020年正式投產,這可是個大工程,直接讓中國的能源供應更穩定。
軍事上,中俄也有不少互動。從買武器到搞技術合作,再到聯合軍演,兩國越走越近。這不光是增強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也讓中國在國際上有了更多底氣。俄羅斯把S-400防空導彈系統賣給中國,直接提升了中國空防能力。
經濟之外,政治上兩國也互相支持。中國搞“一帶一路”,俄羅斯沒唱反調,還積極參與,比如中歐班列經過俄羅斯境內,這不就加強了雙方的聯系嗎?這種合作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不孤單,有個靠得住的伙伴。
三、西方為啥誤判了中國?
有了俄羅斯這層“保護傘”,西方對中國的判斷就出了偏差。
西方老早就覺得中國經濟會“硬著陸”,認為咱們的增長速度不可能一直這么猛。他們老拿自己的經驗套中國,說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啊、“人口紅利沒了”啊,覺得中國遲早得垮。
結果呢?中國不僅沒垮,還越跑越快。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的GDP從1.2萬億美元漲到14.7萬億美元,翻了十多倍。科技上,華為的5G、北斗導航、人工智能,哪樣不是讓西方傻眼的?軍事上,航母下水、東風導彈亮相,誰還敢小看中國?
這誤判跟俄羅斯有啥關系呢?就是因為西方忙著盯著俄羅斯,沒工夫認真研究中國。等他們回過神來,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代工廠”了。
西方眼里,俄羅斯才是那個“攪局者”,中國頂多算個“跟班”。他們壓根沒注意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早就今非昔比了。
比如“一帶一路”,從2013年提出來到現在,140多個國家簽了合作協議,涉及的基礎設施投資都上萬億美元了。
還有亞投行,2015年成立的時候,好多西方國家還猶豫,結果現在成員國都快100個了,連英國、德國都加入了。這說明啥?說明中國在國際上的號召力已經不是西方能忽視的了。
但西方呢?還老盯著俄羅斯的軍事動作,沒看到中國在全球布局的“大棋”。等他們反應過來,中國已經成了國際舞臺上繞不過去的玩家。
西方老覺得中國會跟俄羅斯一樣,走那種硬碰硬的路子。比如,他們以為中國會在南海、臺灣問題上直接跟美國干一架,或者在貿易戰里跟美國拼個你死我活。可中國沒這么干,咱們一直講“和平發展”,搞“合作共贏”。
這讓西方有點懵。他們以為中國會跟俄羅斯一樣“秀肌肉”,結果中國偏偏悶頭搞經濟、拉關系。貿易戰打了幾年,中國沒倒,還把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了,15個國家抱團發展,這不比跟美國硬剛更聰明嗎?
俄羅斯在這兒的作用,就是讓西方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硬剛型選手”身上,沒想到中國是個“柔中帶剛”的高手。
四、為啥說這是俄羅斯的最大貢獻?
說了這么多,你可能問了:俄羅斯這貢獻咋就成了“最大”的呢?我覺得吧,這事兒得從結果上看。西方對中國的誤判,直接讓中國多了好幾年的發展窗口期。這段時間,中國從一個“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在經濟、科技、軍事上全面崛起。
要是沒有俄羅斯在前面“擋槍”,西方可能早就對中國下手了,比如更嚴厲的制裁、更頻繁的軍事挑釁。那樣的話,中國的發展肯定沒現在這么順。俄羅斯雖然不是故意幫中國,但它在國際上的“折騰”,客觀上給了中國喘息的空間。
再說了,這誤判還讓西方錯過了跟中國合作的最佳時機。你看,現在中美關系這么僵,歐洲對中國的態度也越來越復雜,這不就是因為他們當初沒看清中國的實力和意圖嗎?要是早點跟中國好好合作,說不定世界格局都不一樣了。
當然,這貢獻也不是俄羅斯主動送的,它更多是無心插柳。但對中國來說,這“助攻”確實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