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是成親王永瑆臨寫的趙孟頫楷書《大士贊卷》,原作全稱為《趙文敏公觀音大士贊卷》,看名字就能知道這是一篇有關于觀音大士的佛卷,趙孟頫是比較喜歡佛理的。
特別是到了晚年時期,他還經常走動于佛廟之間與高僧們高談品味佛學智慧,這一篇內容就是他用很美的文字來夸觀音菩薩的好,像說菩薩慈悲、智慧等這些。
《趙孟頫大士贊卷》
永瑆 / 楷書
而永瑆很佩服趙孟頫的書法,所以他就用楷書給抄錄了下來,永瑆的書法其大半都是受到了趙孟頫的影響,他被當時譽為是學趙最像的人,但他也并非只是會趙體。
據記載他是個“書法全能高手”,其五體皆能,只是行楷書較為出色,他甚至還寫過記錄乾隆皇帝功績的裕陵圣得神功碑。嘉慶皇帝都忍不住夸他,說這位皇兄從小就癡迷書法,把古人寫字的精妙之處琢磨得透透的。
從他此作《趙孟頫大士贊卷》來說,他用工整的楷書抄寫趙孟頫寫的觀音大士贊,下筆有力又利落,每個字都規規矩矩,把唐代楷書的精妙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中也可以看到其中帶有歐陽詢的影子,不過主要還是受當時的館閣體之風影響較大。
其字讓人感覺寫得太過于規矩,工整而又平穩,結構也比較嚴謹,好像是少了些靈動感。
這篇文字以佛理為核心,講的是用智慧之劍破除黑暗、迎來光明的修行境界。文中說世人常像用笊籬撈水珠般執著虛妄,勞心費力卻無所得,唯有放下計較才能自在。
菩薩會化身凡人以大悲心行事,不生嗔念,而修行真諦在于自心覺悟 —— 如同獵手務農者各安其位,善財童子求法也需向內探尋,最終要在白云青竹般的自然之道中,讓狂心止息,于平和中領悟佛法無處不在,需從自心與生活中體證,而非外求形式。
在作品的最后,永瑆留下了 “為恒府德齋書,成親王” 的落款,緊著是兩枚白文印章,后來收藏者也在其上蓋上了自己的印章,比如 “蕓階姚氏收藏” 朱文印。
作品外面的題簽上寫著 “成哲親王書趙文敏公大士贊”,這是石雪居士寫的,題簽上還蓋了 “徐宗浩印”,從這些印記能知道,這幅珍貴的書法作品曾經被徐石雪收藏過 。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