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車市已經進入下半場,各家開始陸續公布“半程成績”,其中看點不少。新勢力方面,零跑汽車上半年已交付超22萬輛,單月成績持續領跑。小米汽車雖出現“史詩級訂單量”,但考慮到產能爬坡速度,今年還不見得能撼動零跑的地位。
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銷量已超200萬輛,穩步邁向年超400萬輛的目標,上汽集團緊隨其后,成為國內市場唯二超過200萬量級的企業。豪華品牌方面,6月的戰報尚未公布,但從前公布的數據來看,相較去年均有下滑趨勢,今年上半年沒有能夠突破30萬輛的豪華品牌。
01
新勢力排位已定
新勢力車企方面,長期霸榜的零跑汽車6月交付量創歷史新高,達4.8萬輛,同比增長超138%,上半年累計交付22.16萬輛。今年6月,零跑汽車實現累計交付80萬輛,2025年內有望實現品牌交付100萬輛的目標。
理想汽車6月交付新車3.6萬輛,同比下降24%,環比下降11.2%;第二季度共交付11.1萬輛,前半年累計交付20.4萬輛。理想L系列增程車型強勢了兩年后,銷量表現也開始了下滑,同類新車頻繁推新,分散了理想的目標用戶群體。
不過理想的六座純電SUV i8將于7月上市,家庭五座純電SUV i6將于9月上市。兩款新的加入,豐富了以增程為主的產品序列。盡管還沒有上市,但市場反饋與期望良好,或許能幫助理想重回榜首。
小米方面近兩月未發具體數據,5月顯示交付量超2.8萬輛,6月超2.5萬輛,預計全面交付量在30萬輛上下。值得一提的是,盡管6月26日上市的新車YU7訂單量接近30萬臺,但從交付周期來看,很大部分將于2026年消化,不會體現在本年度成績中。
小鵬汽車增速飛快,6月交付新車34611輛,同比增長224%,環比增長3.24%;第二季度累計交付新車10.3萬輛,再創單季度歷史新高;1~6月累計交付新車19.7萬輛,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交付量。
下半年小鵬汽車還將迎來全新G7,對于銷量提速將有很大幫助,很有希望達成35萬甚至40萬輛里程碑。若上述幾家新勢力車企均能達到40萬輛量級,屆時新勢力格局將會發生革新。
蔚來6月交付新車24925輛,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7.3%。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4593臺;樂道品牌交付新車6400臺;firefly螢火蟲品牌交付新車3932臺。其中樂道與螢火蟲的銷量創下2025年新高,蔚來品牌上半年共交付11.4萬輛。
可以說從今年起,“蔚小理”的叫法有些過時了,過高的產品定位使得蔚來的目標群體相對較窄,市場表現自然不能與零跑相比。而小米又依靠極強的品牌號召力,在新勢力排位中擠得一個靠前的位置。下半年,蔚來的處境幾乎是一場新勢力前五的“保衛戰。”
02
比亞迪上汽領銜
傳統車企方面的動作較慢,只有部分品牌在1日早晨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績。
7月1日,比亞迪率先公布6月份銷售數據,本月銷售汽車38.26萬輛,再創歷年6月份銷量紀錄。其中乘用車銷售37.7萬輛,同比增長11%。乘用車、皮卡和海外銷量達到9萬輛,同比增長229.8%,翻了2倍多。
其中方程豹汽車6月份銷售18903輛,環比增長50.1%。騰勢汽車6月份銷售15783輛,幾乎與5月份銷量持平。其余絕大部分都是由王朝和海洋系列貢獻,單月超38萬輛的成績幾乎等同于國內頭部新勢力品牌全年銷量。
比亞迪上半年累計銷量214.6萬輛,對于超500萬輛的全面目標來說,目前的節奏偏慢,但是老大位置是無可撼動的。
上汽集團上半年累計銷量205.3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大漲21.1%,新能源車大漲40.2%。上汽通用五菱銷量超過75萬輛,同比增長超32%,上汽乘用車同比增長更是高達54%。下半年能否實現對于比亞迪的反超,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長安汽車今年上半年銷量創近8年新高,達135.5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45萬輛,同比增長48.8%。燃油車基盤保持穩定,CS75系列銷量超10萬輛,逸動系列同比增長14.4%。
吉利汽車集團(含吉利、極氪、領克品牌)6月汽車銷量23.6萬輛,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0.4%。其中,新能源車銷量12.2萬輛,同比增長86%,新能源銷量占比52%。由于表現遠超預期,吉利汽車甚至上調了全面目標至300萬輛。
根據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頭部新勢力穩中有進,其中小鵬汽車增勢最為明顯。而傳統品牌方面,自主品牌各顯身手,長安、吉利兩家企業不斷縮小與比亞迪的距離,奇瑞汽車繼續發揮出口優勢。
而大部分普通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盡管暫未發布數據,但下降的占多,增長的為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