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未來幾天天氣要讓種田人繃緊弦了。后天起桂西南和沿海雨水不停,防城港、欽州等地中到大雨常伴雷暴大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會灌農田,玉米、水稻最怕根系泡水里爛掉。
桂東北卻要遭高溫炙烤,34到36℃的大日頭曬得土地開裂,剛出苗的大豆苗蔫耷耷的。
一邊是澇一邊是旱,老天爺給種田人出了道難解題。種在山區坡地的果樹要注意,暴雨可能帶起泥沙沖根,得提前在樹周圍挖排水溝。平原稻田更得盯著,積水超過6小時稻苗就發黃,趕緊扒開田埂缺口放水。
沿海大棚種蔬菜的老鄉,雷暴大風會掀棚頂,竹竿支架再捆道鐵絲,壓膜石頭多搬幾塊。
桂東北種玉米的,趁這兩天雨沒到,給根部培層土保墑,中午別下田免得曬暈。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法子還管用,但若見烏云壓頂、風刮得樹枝亂顫,手頭活計放下就往屋里跑。
科學防災更要跟上,手機里的氣象預警鈴一響,先停了地里的活計。有人發愁兩頭顧不過來,其實分清輕重緩急最要緊:先防暴雨沖毀農田,再抗高溫保苗。這兩年極端天氣多,咱種田人得把“看天吃飯”的老理兒,變成“聽天安排”的新法子。
防城港這幾天夜夜有小雨,菜園里的豆角茄子別澇著,壟間多開幾道淺溝排水。欽州的玉米地注意了,暴雨過后趕緊清壟,別讓爛葉堆著滋生病蟲。南寧周邊的菜地,悶熱天容易長蚜蟲,早上趁涼快打遍藥水,正午別碰農藥。
貴港種水稻的,要是田里水漫過禾苗尖,半小時內就得排掉,不然收成要打水漂。都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但這時候施肥得看天:下雨前撒化肥等于白扔,雨水一沖全跑了。
我個人覺得,村里可以組織年輕勞力幫著孤寡老人搶排積水、加固大棚,種地從來不是一家一戶的事兒。未來幾天出門干活,雨具和草帽都得帶齊,東邊躲雨西邊防曬,咱種田人就是這么靈活。現在最該做的三件事:沿海防棚架倒塌,西部田塊開溝排水,東部早晚澆水保苗。
拿不準咋應對的,趕緊找鎮上農技站,他們帶著科學法子和應急物資,別自己悶頭犯難。天氣再折騰,咱種田人有辦法:把老經驗揉進新技術,見招拆招護好地里的收成。
記住了,搶在老天爺變臉前把準備做足,秋后的谷倉才會滿滿當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