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各位財友一個問題,你知道超過多少歲,就要特別當心血糖么?答案可能出乎很多“超齡兒童”的意料:35!歲!!35歲不僅是職場“分水嶺”,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控糖“警戒線”。
糖尿病的“黑手”,伸向年輕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往被認為是中老年專屬的疾病,現在已經悄無聲息找上年輕人。其中最典型的疾病,似乎當屬“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糖尿病以其從早期無癥狀,并發癥嚴重等特點,被稱為“無聲殺手”!
對于年輕人而言,即使暫時不去想糖尿病的可怕,卻也難以擺脫“糖尿病前期”的陰影——和糖尿病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僅僅是空腹血糖是否達到臨界點!
數據印證了這種健康威脅的廣泛性。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21年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1年間,我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達到1.409億人,糖前期人群比糖尿病的患者人數還要多,達到3.5億。據北京醫院體檢中心的數據,糖前期的確診患者也相較于5-10年前增加了30%。
與此同時,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已經肉眼可見。就在今年,北大公衛團隊在Health Data Science 期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1990年至2021年,中國15~39歲人群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翻了一番,其中15~19歲人群發病率增長最快。
研究表明,男性負擔始終高于女性,且增長速度更快。此外,高體重指數(BMI)、環境顆粒物污染、過量食用紅肉、吸煙、低全谷物飲食,是早發性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其中2型占比高達90%,且大多與生活習慣最為密切。但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代年輕人,正被困在這些“生活習慣”中!
熬不完的夜、搬不完的磚,吃不停的外賣,久坐的班;高脂高糖的舌尖快樂越吃越上癮,再加上缺乏鍛煉和體檢……每一條都像一把匕首,刺向本已脆弱的年輕人血糖!
就以外賣為例:今年延邊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網紅阿姨的一句“外賣雖然方便,總不如自己做的營養健康,熬夜加班的時候別總拿泡面湊合”攻破了無數“準職場人”的心房,卻難以改變他們未來注定面對繁忙工作,不得不經常“對付一頓”的現實!
當減肥博主開始測評哪款奶茶升糖指數最低,當健康達人在社交平臺分享“血糖刺客”食物清單,當“控糖”成為都市年輕人新的健康KPI——對血糖波動的隱秘焦慮,正在年輕群體中悄然蔓延。
動態血糖儀,“攻陷”年輕人
面對高血糖的“潛在殺手”,當務之急是知道——我的血糖究竟有多高?
這份焦慮,讓一個原本服務于糖尿病患者的專業醫療器械——動態血糖儀(CGM)意外地“出圈”,成為了年輕人探索身體反應、管理飲食甚至輔助減肥的“健康神器”。打開購物網站,相關的鏈接比比皆是。
過去,人們如果要測血糖,往往是去醫院、診所,現在,更多的消費者愿意把血糖儀買到家里,以便隨時監測身體狀況。而和傳統的靜態血糖儀相比, 動態血糖儀不僅可以少扎一針,而且可以隨時知道——自己的血糖有多高!
據相關資料,指尖血糖儀沒有時效性,可以一直使用,只是需要配著買試紙,價位多在100-350元之間。動態血糖儀則只能佩戴兩周,可以每隔幾分鐘自動檢測血糖,并傳到手機上,價位在200元左右。
那么究竟哪一個成本更低呢?有人算了一筆賬:指尖血糖儀:按每日檢測4次,試紙單價約0.5~1元/片,采血針約0.1~0.3元/支大體估算:
月度耗材成本≈(試紙+針頭)×4次×30天≈60~120元/月
年度總成≈設備費+(月耗材×12)≈720~1500元/年。
對于動態血糖儀而言,由于傳感器需要每按月耗量每14天更換,而根據目前市面行情,單傳感器價格為200~400元(國產)或400~800元(進口),因而結果如下:
月度傳感器成本≈400~800元(國產)或800~1600元(進口)
年度總成本≈設備費+(傳感器×24)≈5000~20000元/年
因而不管怎么算,如果需要長期使用,動態血糖儀的成本價格,遠遠高于傳統的指尖血糖儀。
貴有貴的道理:除了測量方式更為方便,動態血糖儀還有一個隱含的好處:測量過程更加隱秘,不會像指尖血糖儀一樣,動不動需要扎手指,從而避免了潛在的“血糖羞恥”——在很多的場景下,血糖高還不能像感冒發燒那樣,得到周圍環境的理解包容。
正是因為兼具“健康”與“隱蔽”兩種屬性,今年618期間,動態血糖儀在購物平臺上沖上了熱搜:根據京東披露,京東健康618期間,多個品類銷售破億,而動態血糖儀同比增長64%,雖然總體盤子目前還不大,但增長趨勢不可忽視。
與市場規模急速增長相對應的,是相應上市公司紛紛開辟動態血糖儀增長曲線:即使在2024年,這一賽道已經充滿了摩拳擦掌的玩家——從新秀到老牌!
動態測糖,下一個風口?
2017年,國外品牌雅培在國內首次推出動態血糖儀,提供14天免校準的連續監測,讓更多人發現,原來動態血糖儀可以讓血糖數據從孤立的“點”變成連續的“線”,方便人們了解血糖全天的波動趨勢。八年時間過去,動態血糖儀早已國產化,變得更親民了!
財報數據揭示了這條賽道的火熱:
上市企業中微泰醫療增速最高,2024年,微泰動態血糖儀產品收入為1.8億元,同比增長138%;家用血糖儀老牌玩家三諾生物動態血糖儀業務也很能打。2025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動態血糖儀業務表現亮眼,收入增速超過50%;而“獨角獸”企業硅基仿生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24年,硅基仿生海外營收近1800萬美元。
而作為家用醫療設備市值的No.1,魚躍醫療動態血糖儀2024年實現翻倍以上增長,其所在的血糖管理及POCT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10.30億元,同比增長40.20%,開啟了公司在血糖管理領域的第二增長曲線。
對于魚躍醫療的總體業務盤子而言,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一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5.66億元,同比下滑5.09%;歸母凈利潤18.06億元,同比下滑24.63%;2025一季度營業收入24.36億元,同比上升9.17%,歸母凈利潤6.25億元,同比下滑5.26%。而血糖管理及POCT解決方案業務,已經占據總營收體量的1/7左右,完全可以稱得上“第二曲線”。
在培育第二曲線過程中,魚躍醫療將動態血糖儀擺在行業的重要位置。據年報,技術迭代相關產品“安耐糖”(Anytime)5代已于今年4月獲證上市,技術性能較上一代顯著突破。傳感器使用周期長達16天,為當前行業最長,較普遍的7-14天標準實現跨越式提升;產品設計輕量化、便捷化升級,進一步助推動態血糖儀在國內市場的普及。
魚躍非常看好動態血糖儀業務,今年618期間大力投放最新一代動態血糖儀廣告。在此期間, 魚躍醫療的 “安耐糖”動態血糖儀位居行業TOP3。而“安耐糖”4代單盒價在國補后,單盒價格跌破百元。
尾聲
糖尿病年輕化的警鐘與隱秘的健康焦慮,正推動著動態血糖儀從專業醫療設備躍升為年輕人的健康管理“新寵”。指尖的刺痛被持續的監測數據替代,不僅是工具的革新,更預示著一種主動、精細化的健康管理意識正在年輕群體中覺醒——他們將如何運用這些洞察,重塑自己的生活選擇?答案,或許正在書寫中!
免責聲明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