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西有個醫學畢業生火了,不是因為救死扶傷,而是因為擺攤賣冰淇淋被自己老師罵“給學校丟臉”!
7月1號,這姑娘在網上發視頻哭訴,說自己被大學老師約談11分鐘,對方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你一個醫學本科生擺攤,讓學校臉往哪擱?”更離譜的是,老師還要求她下架視頻、公開道歉。姑娘慫了,照做了。
結果學校轉頭就說:“這事兒我們沒干,是學生自己瞎編的!”好家伙,這波操作直接把網友看懵了。
擺攤賣冰淇淋,怎么就成“丟學校臉”了?
先說說這姑娘的背景。她高考后進了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聽著挺唬人,其實是掛大連醫科大名的民辦二本。畢業后她在醫療行業干了三年,實在看不到前途,辭職找了近一年工作也沒著落,最后跟著父母親戚擺攤賣冰淇淋。業余時間拍視頻記錄生活,開頭就一句“大學生畢業擺攤賣冰淇淋”,結果被網友質疑“本科生混這么慘?肯定是編人設騙流量!”
姑娘急了,直接曬出醫學本科畢業證自證清白。這一曬不要緊,視頻播放量“噌”地竄到500萬,連學弟學妹都跑來圍觀。這時候,學校老師坐不住了——評論區里開始攻擊她:“擺攤給學校抹黑!”“醫學本科生干這個,丟不丟人?”
就業難,擺攤怎么就“低人一等”了?
這事兒最氣人的點在哪?不是老師罵人,而是他們骨子里那股“職業歧視”的傲慢。現在就業環境啥樣?2023年高校畢業生1158萬,醫學專業更卷,三甲醫院招聘門檻直接卡到博士,本科生連門檻都摸不著。這姑娘在醫療行業熬了三年,看不到希望,轉行擺攤怎么了?難道非得擠破頭當“社畜”才算體面?
網友說得對:“現在大學生擺攤的多了去了,有人賣烤腸,有人賣手打檸檬茶,怎么到醫學畢業生這兒就不行了?”更諷刺的是,某些老師一邊在辦公室吹空調,一邊指責學生“不務正業”,卻忘了自己當年也是從基層摸爬滾打上來的。職業沒有高低貴賤,靠雙手吃飯,不偷不搶,怎么就“丟臉”了?
學校甩鍋,比罵人更讓人心寒
姑娘被罵后乖乖道歉,結果學校反手就是一個“不承認”,說“學生杜撰,學校沒干涉”。這操作,直接把“甩鍋”二字刻在了腦門上。問題是,評論區攻擊姑娘的賬號,IP地址清一色顯示遼寧——大連醫科大中山學院所在地。學校要是真清白,咋不查查這些賬號是誰?咋不公開聲明“支持學生多元就業”?
說白了,某些學校最怕的是什么?是“丟面子”。他們覺得,學生擺攤=學校教育失敗=影響招生=影響領導政績。可他們忘了,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活得有尊嚴,而不是當“面子工程”的工具。這姑娘擺攤賣冰淇淋,說不定比在醫院當“廉價勞動力”更開心呢!
“體面”二字,困住了多少年輕人?
這事兒讓我想起之前一個新聞:985碩士畢業去送外賣,被親戚罵“白讀這么多年書”。可人家送外賣月入過萬,比坐辦公室的“白領”掙得還多。社會總愛給年輕人貼標簽:“本科生就該坐辦公室”“醫學畢業生就該穿白大褂”,可現實是,時代變了,就業市場早就不是“專業對口”那一套了。
那些罵姑娘“丟臉”的老師,與其說是維護學校尊嚴,不如說是維護自己那點可憐的“優越感”。他們害怕學生“墮落”,其實是害怕自己“教不好”的真相被戳穿。可他們沒想過,當年輕人被“體面”二字壓得喘不過氣時,擺攤、送外賣、開網約車,反而成了一種“自救”。
結尾:職業無貴賤,別讓“面子”毀了里子
最后想問問大家:你覺得醫學畢業生擺攤賣冰淇淋,真的“丟臉”嗎?或者你身邊有沒有類似“轉行”的故事?評論區聊聊。畢竟,當我們在討論“丟臉”時,真正該反思的,是那些用“體面”綁架年輕人、用“面子”掩蓋問題的傲慢與偏見。
這姑娘的冰淇淋攤,賣的是冷飲,暖的卻是人心——她用行動告訴所有人:職業沒有高低,活得開心,才是真的體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