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黃金都飆升到1000元一克了,能在價格上跟它一較高低的物件,想必得是某種“寶物”才行。
然而最近在錢塘江,卻有人把撈到的鰻魚賣出了“黃金價”,就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5年7月1日,官方媒體@浙江交通之聲發布了一條視頻并配文字說道:錢塘江今日開漁!客人提前一個月向漁民預定“江中軟黃金”,江鰻1000塊錢一斤根本搶不到。
如果是其他賬號發這樣的視頻,那我肯定不愿意信,畢竟誰家的鰻魚能賣到1000一斤呀,但是發這條視頻的卻是官方媒體,這也讓人有了信服的理由。
在視頻中,來自浙江杭州九堡的漁民戴女士表示,生活在錢塘江的江鰻數量稀少,她們開漁當天也就撈到三條,并且這三條江鰻早就被客人預定了。
在記者問及目前價格時,戴女士表示1000元,記者則追問到是一千一條還是一千一斤,然而這位戴女士則肯定地表示,是1000一斤,看來咱們這位記者在聽到這樣的價格時,也是滿臉的不相信呀。
戴女士表示,江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價格,是因為江鰻生長速度很慢,在江里生存一年就只能長一兩,這也意味著1斤重的江鰻,往往需要花費十年乃至更久的時間。
網友們在看到這樣高的價格,還需要提前預定時,瞬間有些不淡定了,因為從未有人會想到,一條小小的鰻魚竟能這樣值錢,難怪會有人將它稱為“江中軟黃金”。
在遇到價格爭議的時候,我覺得本地網友的話最有信服力了。浙江一位網友表示自己曾在富陽富春江那邊買過江鰻,的確要1000元一斤,看來是咱們孤陋寡聞了,沒想到浙江這邊的江鰻這樣值錢。
不過也有老家就在富春江的網友表示,他對江鰻是毫無興趣,吃起來軟綿綿的,一點兒也不愛吃。對此,有網友覺得這是經常吃,所以自然也就不稀奇了,就像家門口的景點一樣,自己是一點兒也不稀罕呀。
不過和其他淡水魚相比,江鰻之所以如此“金貴”,我覺得還是因為它們本身存在缺陷。
從生存角度來看,江鰻對環境非常的挑剔,只愛長江流域的淡水環境,對水質含氧量要求極高,流速快的江水才能讓它們“舒展筋骨”。
相比之下,河鰻(比如常見的養殖鰻魚)能在靜水池塘里“躺平”,耐低氧能力更強,養殖周期12-18個月就能上市。
而江鰻呢?必須在模擬流水環境的池塘里,配上增氧設備,還得熬過2年的“慢生長”,才能勉強達到商品規格。
在繁殖后代這個問題上,江鰻和鰻魚家族的其他成員一樣,遵循“深海產卵、淡水生長”的悲壯劇本:成年后洄游到馬里亞納海溝深處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完就死。這種“自殺式繁殖”讓它們的種群數量天生受限。
更扎心的是,人類至今沒攻克鰻魚的人工孵化技術,全球所有供食用的鰻魚,都得靠捕撈野生苗。
2025年,一條鰻魚苗的價格能炒到7-12元,塘口價高達10.5萬-11.5萬元/噸,堪稱“魚苗界的愛馬仕”。
“江鰻的稀缺性,本質是生態成本和時間成本的疊加。”一位水產專家曾這樣總結。十年生長周期、萬里洄游路、近乎零的人工干預可能,讓每一條江鰻都成了“限量版”。
除了江鰻外,我了解到浙江河蝦的價格也堪稱全國之最,并且整個交易市場堪稱魔幻。
2024年7月,寧波的河蝦價格突然暴漲,大蝦超150元/斤,中蝦也破百;同年8月,義烏的河蝦甚至沖到160元/斤,比小龍蝦貴出數倍。
而貴州的河蝦,日常價不過幾塊到十幾塊一斤,同樣是河蝦,差距咋這么大?
我在經過一系列的了解之后發現,浙江的河蝦(主要是青蝦)對水質要求苛刻:養殖水體透明度得超30厘米,PH值7-8,氨氮、亞硝酸鹽濃度必須控制在國家標準內。
更關鍵的是溫度,它們最適水溫是20-30℃,夏季水溫一高,生長和繁殖就受影響。2024年浙江高溫天氣持續,野外捕撈量銳減,養殖蝦的損耗率飆升,市場供應直接“腰斬”。
野生河蝦一年只繁殖一次(8-10月),受精卵需22-25天才能孵化,幼蝦成活率受水質、餌料影響極大。
養殖戶想擴大規模?得先過“技術關”:得精準控制水溫、溶氧量,還得定期投喂新鮮餌料(比如顆粒料搭配魚肉、螺肉),飼料量得占蝦體重的5-8%。這一套操作下來,成本直接拉滿。
“浙江河蝦的貴,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結果。”一位寧波水產批發商透露,“高溫減產、運輸損耗高、養殖技術門檻大,再加上本地人愛吃河蝦(比如爆炒河蝦面、三鮮面),供不應求是常態。”相比之下,貴州氣候涼爽,河蝦養殖周期短、成本低,價格自然親民。
江鰻和河蝦的“天價”,我覺得更像是兩把尺子,量出了市場經濟的底層邏輯,稀缺性決定價值,但價值的最終定價權,在消費者手里,買與不買還得從自己的需求出發。
各位朋友,你們有吃過江鰻或者河蝦嗎,它們在你們那邊“金貴”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