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商業評論
01
全球“人工心”龍頭,
宣告破產!
2025年7月1日,曾開創全球首個商業化人工心臟的法國醫療科技企業Carmat,因資金鏈斷裂正式啟動破產程序,并申請泛歐交易所暫停其股票(ALCAE)交易。
這一決定自6月30日起生效,標志著這家承載著“讓心臟永續跳動”愿景的明星企業,在17年創新征程后遭遇致命挫折。
由心臟外科傳奇人物阿蘭·卡彭蒂爾教授創立的Carmat,以顛覆性設計改寫醫學史:其研發的Aeson人工心臟重900克,內置電子傳感器與微處理器,可模擬自然心跳的搏動性血流,并配備便攜式供電系統。
圖源:法國駐香港總領館
2013年,巴黎喬治-蓬皮杜醫院為75歲終末期心衰患者成功植入全球首例Aeson,時任法國衛生部長瑪麗索爾·圖雷納盛贊其為“法國醫學創新的驕傲”。
遺憾的是,盡管Aeson已在多國實現商業化植入,但Carmat始終未能跨越盈利鴻溝。
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僅700萬歐元,凈虧損卻高達51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3億)。今年6月20日,Carmat發布“現金告急”預警:若無法在6月底前籌集350萬歐元緊急資金,且未來12個月內未獲3500萬歐元輸血,其運營或將徹底停擺。
02
龍頭退場與新勢力崛起
盡管Carmat的破產為行業蒙上陰影,但全球超過2600萬心衰患者的剛需仍驅動著技術狂奔。全球人工心臟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19.8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49.9億美元 , 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5.5%。
總部位于加州亨廷頓海灘的BiVacor公司上個月宣布,其全人工心臟(TAH)系統獲得FDA突破性設備認證。該TAH尺寸與成人拳頭大小相仿,采用磁懸浮技術。
與此同時,總部位于亞利桑那州圖森的SynCardia公司——美國唯一一家擁有商用全人工心臟的公司——正在開發下一代人工心臟——名為Emperor,它將是完全植入式的,無需外部驅動。
隨著科技公司的加速入局,人工心領域下一階段競爭或將圍繞三大維度展開:
長期生存率:突破現有產品的使用壽命天花板;
植入便利性:向微創化、無外部電源方向進化;
成本可控性:通過規?;a降低單臺設備價格。
Carmat的隕落,是又一醫療科技產業化的警示案例:即便擁有劃時代技術,若無法平衡研發投入與商業化節奏,終將淪為資本棄子。
在資本與使命的天平上,如何讓“救命科技”不再淪為“燒錢游戲”,已成為醫械前沿領域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題。
本文為轉載發布,僅做分享,文章中觀點僅代表原平臺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如若本文有與貴平臺發布原創內容有重合之處,或未經授權使用,系原平臺行為,本平臺僅轉載。您可以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文章,我們會立即響應!
#中國MRI報告
#中國CT報告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
#中國醫院信息狀況調查
#醫用超聲#內窺鏡#監護#心臟電生理#康復#生殖健康#口腔#醫美#家用醫療設備領域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