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針對今年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北京市作出最新部署。
7月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落實市委工作部署,研究推進“住有所居”有關工作等事項。
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
會議強調,要加快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更好滿足市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居住需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趙秀池認為,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需要精準建立住房分層供應體系,對低收入群體通過保障住房解決住房問題,中高收入群體通過商品住房滿足其住房需求;讓保障房起到保基本居住需求的兜底作用,商品房盡量發揮市場機制,減少行政干預,釋放市場活力。
北京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曾提出,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
實際上,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在6月13日公布的《廣州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優化房地產政策,全面取消限購、限售、限價,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6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此,業內預計政策或將有進一步優化調整傾向,無論是對行業還是市場,都帶來了更為積極的信號。
而此次北京市政府召開的常務會議,既是對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的推進,也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
對此,趙秀池建議,通過適當調減住房限購政策,降低房貸首付款比例和利率,降低購房門檻,促進剛需與改善性等多樣化住房需求入市。
維護租賃市場秩序
會議明確,要持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優化政策設計,規范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扎實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積極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健全青年人才住房支持政策,強化大學畢業生、城市基本公共服務運行保障人員等住房保障,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住房租賃市場是“住有所居”的重要補充,規范市場秩序既可以穩定租賃關系,優化租賃體驗,提升居住安全感,也可以促進租賃市場的平穩、有序、高質量發展。
北京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同時,北京近期也在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場監管局等有關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研究起草了《關于規范個人開展住房轉租活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范個人轉租住房活動,加強租賃經營活動管理,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
鼓勵建設更多“好房子”
會議指出,要持續推進危舊樓改建,加快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有序推進核心區平房成片區、整院落騰退更新,切實消除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
近年來,老舊小區改造也是多個省份的工作重點。北京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條,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處,優化城市家具設置及管理,改善宛平城等12個重點區域周邊環境面貌,做好第二輪回天行動計劃收官。
會議還提出,要努力建設高品質宜居住房,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健全完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鼓勵建設更多“好房子”。
建設高品質住房,離不開土地供應。北京2025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明確,今年北京首次對商品住宅用地實行彈性供應,安排商品住宅用地指標240至300公頃。
根據年初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加大了優質地塊供應,優先保障軌道站點周邊及城中村改造資金平衡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同時加大了站城融合力度,適度提高軌道站點周邊用地建設強度。
此外,北京也在持續推動“好房子”建設工作,努力提升住房品質。
2024年11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通過借鑒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優秀成果經驗,在充分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編制形成《北京市高品質商品住宅設計導則(試行)》。
2025年2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印發上述設計導則的基礎上,總結“好房子”試點工作經驗做法,配合平原多點地區土地供應,制定了《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更好指導當前階段平原多點地區住宅審批管理。
通過政策引導,不僅激活了剛改客群回歸新房市場,更深度驅動了住宅產品的全方位升級換代。
擊上方公眾號,閱讀更多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