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國是位于云貴高原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家,大致位于今天的貴州西南部。夜郎國最早被中原政權所知,乃是戰國時楚襄王出兵征討夜郎,秦始皇時期,夜郎曾被納入秦朝統治,但自秦末以后便與中原斷絕聯系,直到漢武帝時,才重新被納入中原統治。
那么,你知道西漢是如何發現夜郎國的,又是如何將夜郎納入統治的嗎?
唐蒙開通西南夷道,西漢首次接觸夜郎國
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因其子早逝,大臣擁立其孫趙眜承襲王位。建元六年(前135年)八月,閩越王鄒郢趁著南越國內政局不穩,出兵攻打南越,南越王趙眜上書漢武帝求救。
唐蒙入夜郎
接到南越求援消息后,漢武帝立即派大行令王恢和大農令韓安國率兵出會稽,兵分兩路討伐閩越。面對漢朝大軍,閩越王鄒郢的弟弟馀善發動政變,殺死兄長后降漢,東南危機隨之解決。
征討閩越時,王恢派番陽縣令唐蒙向南越通報漢軍進軍情況,期間南越人請唐蒙吃枸醬,長期在東南任職的唐蒙知道這并非越人所產,便隨口詢問這東西是哪里來的。南越人回答說,“是從西北方向經牂牁江(即北盤江)運來的”,并說牂牁江很寬,從番禺城近旁流過,大船可以直接行駛到南越都城番禺城下。
后來,唐蒙返回京城,在與蜀地商人的閑聊中得知,枸醬乃是蜀地特產,多有商人將其販賣給夜郎,而夜郎臨近牂牁江,南越的枸醬應該便是從夜郎流傳過去的。同時得知,南越國意圖通過財物來引誘和支配夜郎,甚至向西一直影響到了桐師人的地盤,不過由于南越國力有限,暫時還沒能達成目的。
搞清楚情況后,唐蒙上書漢武帝,表示南越占地廣闊,名義上是朝廷的外臣,但實際卻是地方之主,并因此提出了經營西南夷,通過向夜郎等西南夷人施加影響力,從西北部對南越形成半包圍的戰略構想。如果能將夜郎等國納入統治,那么一旦戰事爆發,朝廷便可從牂牁江順江而下,攻打南越國。
漢武帝認為,即使無法將夜郎等國納入統治,也必須防止南越勢力向西南夷滲透,因此便同意了唐蒙的建議,于元光五年(前130年)任命唐蒙為中郎將,撥給他士兵一千余人和負責后勤運輸的民夫一萬余人,命其全權負責經略南夷事宜。
唐蒙經過艱難跋涉,自筰關進入夜郎境內,見到了夜郎侯多同。唐蒙將朝廷的賞賜送給了夜郎侯和周邊小部落的首領,并向他們廣泛宣傳漢朝的廣闊和強大,借機提出由朝廷在當地任命官吏,并讓多同之子擔任縣令的建議。
多同和夜郎貴族們對于漢朝帶來的各種物品極度癡迷,他們認為夜郎與西漢之間山高路遠、道路險阻,漢朝就算強大,也不可能徹底占有這片區域,而自己卻可以借此得到許多不敢奢望的財富,因而同意了唐蒙的提議。
說服了夜郎貴族的唐蒙,返京向漢武帝匯報,漢武帝遂下令在夜郎設立犍為郡,同時征發巴、蜀兩郡士卒修筑南夷道。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漢朝使者再訪夜郎
早在戰國時期,秦國為了攻打楚國,曾命蜀郡太守李冰打通向長江中下游輸送糧食的航道,李冰遂采用積薪燒巖的方法,開山鑿巖,沿著岷江修筑了從成都到宜賓的道路。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又命將軍常頞出使夜郎,在夜郎設置夜郎、漢陽二縣,并在原有道路基礎上,對今宜賓經畢節至曲靖一段進行改造,即“五尺道”。
秦末天下大亂,夜郎與中原來往隨之斷絕,秦“五尺道”亦因此廢弛。唐蒙奉命修筑的西南夷道,其前半段正是秦朝從宜賓到大關縣的五尺道,在對其進行拓寬翻修之后,再從大關縣向南修筑新的道路,一直到達牂牁江。
相較于秦朝的五尺道,漢武帝下令修建的南夷道不僅綿延一千多里,而且考慮到軍隊通過的原因,修筑質量要求極高。由于地理條件影響,道路修筑極為困難,雖然朝廷調集了數萬人參與道路修筑,但仍然遲遲難以修成。
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命衛青奇襲河南地,奪回了包括河套地區在內的大片領土。之后,漢武帝又在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下,將河南地一分為二,分設五原郡和朔方郡,并于西北部修筑朔方城,遷徙十萬戶居民至朔方實邊。
由于漢匈交戰頻繁,朝廷又大興土木,百姓難以承受重壓,在丞相公孫弘的建議下,漢武帝考慮到輕重緩急,遂下令停止南夷道修建,集中力量經營朔方郡。
元朔三年(前126年),出使西域長達十三年的張騫歸來,在向漢武帝匯報多年所見所聞的同時,又說曾在中亞大夏國見到了來自于蜀地的布匹和邛竹杖,而大夏人則自稱購自于身毒(今印度地區),因而推測漢朝西南方向應該有一條可通往身毒國,進而轉至中亞之路。
由于當時河西、西域皆屬匈奴,漢朝難以通過,漢武帝聞聽此言,于是命張騫以蜀郡、犍為郡為據點,派遣四路使者分頭探索前往身毒國之路。
秦漢以來,雖然蜀地商旅與西南夷人多有來往,但受地理因素影響,雙方卻基本處于隔絕的狀態。秦漢在西南方向的統治,始終被局限于西南盆地及其周邊,無論是對于四川盆地以西的西夷,還是對于四川盆地以南的南夷,影響力都極為有限。
對于這些分布于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的部落和王國來說,他們雖然聽說過漢朝,但對于漢朝的詳細情形卻知之甚少。例如夜郎國和今云南的滇國,他們對于周邊部落來說,自然算是大國,但卻不知漢朝的廣闊和富庶,以致漢使途經夜郎和滇國時,夜郎國君和滇王皆自大的問道“漢與我誰大?”
漢朝平定西南夷,夜郎隨之自請歸附
元鼎四年(前113年),南越王趙嬰齊去世,太子趙興即位,尊生母樛氏為王太后,漢武帝派安國少季等人前往南越,試圖說服南越歸附。樛太后母子雖然同意,但掌握南越軍政大權的丞相呂嘉卻堅決反對,并由此引發南越內亂,太后、丞相互相對峙。
元鼎五年(前112年)三月,漢武帝派韓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樂率兵兩千前往南越,配合樛太后誅殺丞相呂嘉。然而,呂嘉卻先下手為強,斬殺了樛太后和南越王趙興,扶立趙興兄長趙建德為南越王,同時伏擊漢軍,以致兩千漢軍全軍覆沒。
同年秋,漢武帝大赦天下,并下令調集水陸大軍共計十萬,兵分五路大舉進攻南越。五路大軍中,馳義侯何遺奉命入蜀,征發巴蜀獲得赦免的罪人和且蘭、夜郎等西南夷軍隊,自牂柯江南下,攻取南越西境,然后與漢軍主力合攻番禺。
馳義侯何遺入蜀之后,征發巴蜀罪人后南下,卻被阻攔在了夜郎東部的且蘭(今貴州黃平縣)。
此前,漢武帝開拓西南夷,且蘭國歸附漢朝,其君主被任命為且蘭君,何遺率兵抵達且蘭后,派使者前去征發且蘭軍隊,且蘭君擔心軍隊遠征會造成國中空虛,引來周邊國家乘機來襲。
于是,且蘭君公然背叛漢朝,并殺死了漢朝使者和犍為郡太守,以致何遺軍隊無法按照原定計劃南下。
對于且蘭君的背叛,漢武帝大怒,遂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后,征發巴蜀罪人和部分南越降軍,以中郎將郭昌、衛廣和馳義侯何遺等人為將,大舉攻打且蘭國,遂攻滅且蘭國和反叛的南夷部落,并設牂牁郡,以且蘭國置故且蘭縣。
且蘭國被滅后,夜郎侯膽戰心驚,連忙派遣使者上書漢武帝請求歸附,漢武帝于是封其為夜郎王,夜郎國就此被納入漢朝統治,歸牂牁郡。西漢末年,夜郎王興之子及其岳父翁指曾短暫反叛漢朝,但很快便被平定,后來部分夜郎人南遷中南半島,后于東漢中期歸附東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