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梅雨季的潮濕漸漸退去
上海的天空仿佛被按下了“加熱鍵”
不僅考驗著市民的耐熱能力
更給城市的“菜籃子”供應帶來巨大挑戰
在田間地頭
一場與烈日爭時、酷暑競速的
蔬菜保供戰正火熱打響
棚內熱浪翻滾
保供步履不停
走進華新鎮敘中村撈福來蔬菜基地的大棚,40℃的熱浪撲面而來,讓人瞬間感受到“蒸烤模式”的威力。然而,高溫并沒有阻擋蔬菜生長的腳步,一壟壟青翠的葉菜依舊生機勃勃,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此時,基地工作人員正搶抓時間,爭分奪秒地進行采收作業。盡管高溫給蔬菜生長帶來諸多困難,但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蔬菜產量并未受到明顯影響。據撈福來蔬菜合作社生產經理劉錦程介紹,基地目前主要種植生菜、米莧、空心菜、雞毛菜等綠葉菜,每茬蔬菜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日均總產量約6500公斤,供應十分充足。
為應對高溫,基地在大棚頂部增加了遮陽網,有效降低了棚內溫度;同時卷起大棚兩側的塑料薄膜,形成良好的通風環境,讓蔬菜也能“暢快呼吸”。此外,基地還調整了人員作業時間,采取錯峰作業模式,清晨5點到8點進行采摘,下午4點后開展排水、施肥等田間管理工作。這樣既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也確保了蔬菜生產管理的有序進行。
400畝“智慧大棚”
解鎖穩產增產密碼
為進一步提升蔬菜供應能力,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合作社精心打造了近400畝的高標準連動大棚。從空中俯瞰,連片整齊排列的大棚群,透露著滿滿的現代化與科技感。
走進這些連動大棚,全自動控制的遮陽網引人注目,只需一鍵操作,就能根據光照和溫度自動開合。大棚內的灌溉系統、葉面肥和農藥噴施也全部實現自動化,不僅大幅減少了人力投入,還能更精準地控制用量,為蔬菜生長提供最佳環境。
目前,部分大棚種植的羽衣甘藍長勢喜人,產量比普通大棚高出4-5倍,品質也更加優良。未來,這些高標準大棚將陸續種植更多品種的綠葉菜,成為保障市場供應的重要力量,為市民餐桌增添更多新鮮選擇。
從傳統大棚的遮陽降溫、錯峰勞作
到智能大棚的一鍵掌控與精準呵護
蔬菜基地正以“科技+汗水”雙重力量
全力應對高溫考驗
保障市民的“菜籃子”滿滿當當,新鮮不斷檔!
記者:潘曉琪
攝影:潘曉琪
視頻:沈舟緣
編輯:沈逸清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