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隨著省示范線的出爐,2025武漢中考的鬧劇終于落下了帷幕。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和考生家長卻感覺如鯁在喉,必須說點什么。
2025年中考剛結束,所有家長和機構都一致認為,錄取分數會大漲,因為本次中考無論是語數外還是理綜,文綜,所有孩子給出的回答無一例外是:簡單!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出分后,滿網曬的都是630,640,650高分,高保分數甚至被推到到了662。要知道武漢中考總分只有區區680分!
但平靜下來之后,卻忽然發現這場狂歡的背后,孩子和學校都是輸家。任何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也不會否認這場缺乏區分度的中考,就是一場出題事故,一場人為的出題事故。文科好的中等生看似是最大受益者;而理科強文科稍弱的優等生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但高中與初中學習截然不同,那些成功擠進名校的中等生,大概率是無法適應名校教學的速度與難度。而名校同樣無法完全從這次無區分度的中考中選拔出符合自己教育理念、適應自己教學難度的學生,師生無法完美契合,教學質量的下滑也就不可避免。
這次荒誕的中考鬧劇中,唯一的受益者或許只有武漢市教育部門。在完成高中階段大規模擴張的同時,依舊保持了分數線的上漲,體現出虛假的繁榮,為自己的政績加了分。盡管為了推進“雙減”,中考難度降低是上面政策要求,但這個“減”決不能減在考試上,沒有區分度的考試意義何在?真是為了所謂“家和萬事興”?但我看到的是分數線出來之后,更多家庭的焦慮。包括我自己,夫人將考了650分的孩子還訓斥了一頓。
所以,路從一開始就走歪了。孩子之間的“卷”不是壞事,相互促進是學習的積極面,卷也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是對自己孩子能力沒有清晰認知的父母,以及他們對孩子抱有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才是形成現在孩子之間惡性“卷”的根源所在。我們得承認,學習需要一定天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學習這條路。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發現自己孩子的擅長領域,積極引導孩子的成長,人生絕不只是只有學習這一條路。
最后也只能希望,隨著時代的進步,能讓懂教育的來管教育,像2025武漢中考這樣“屁股決定腦袋”的鬧劇會越來越少,每個孩子都能在他們擅長的領域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