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復醫學科重癥康復病區走廊的盡頭,護士張鳴秀捧著兩封輕薄卻沉甸甸的信件。窗外陽光斜射,映著她微微發顫的指尖——這是兩位患者家屬穿越漫長康復之路后,傳遞來的心聲。
第一封信,是來自殷某及家屬。信中寫道:張鳴秀護士和王群大夫用他們的專業與愛心,為患者點亮了希望之光。每一句問候,每一個微笑,都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患者及家屬的心田。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讓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與希望。
另一封信,是來自吳某及家屬對全體醫護的深情告白。從5月23日轉科至今,每一個日夜的陪伴與守護,都讓家屬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認真負責與無微不至。張鳴秀護士的耐心與直率,更是成為家屬心中的一抹亮色,讓這份醫患之情,超越了簡單的治療與被治療,成為家人般的存在。
兩封信,如同兩束穿越病痛陰霾的光,最終交匯于張鳴秀手中。“那些被家屬捕捉的細節,是我們無意識的瞬間,其實我只是做了份內事。”她低語道。那些被她視作尋常的晨昏守護,竟在他人生命長河中激蕩起如此溫暖的漣漪。原來那些微小的堅持,早已化作他人生命長河中的航標燈。
“這兩封信的分量,遠超任何表揚。”重癥康復病區副護士長馬茜茜輕聲道。此刻,信件正在護士們手中悄然傳閱,暖流無聲傳遞——那薄薄信紙承載著生命對生命的莊嚴回響,恰是對“白衣”二字最清澈的注釋。
康復醫學科的守護,是靜水流深的陪伴。康復之路漫長,總有腳步躊躇不前。是護士們每一次俯身,為生命注入重新站立的勇氣;每一次撫慰,為絕望的縫隙播撒希望的微光。護士們用耐心把絕望熬成希望,用專業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她們不是英雄,卻是患者和家屬在至暗時刻里,最溫暖的掌燈人。
家屬的感謝信,恰如暗夜中點燃的燈火,溫暖著護士們繼續前行的道路。這些信箋,最終將化為永不熄滅的燈,照亮更多需要跋涉的康復長夜。
通訊員 董坤張鳴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