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這可是個實打?qū)嵉拿T望族,祖上出過不少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铩?/p>
他又剛好生在 “開元盛世”,青少年時期,即便母親早逝,寄居在洛陽姑姑家,日子也過得安定富足,還能出入岐王李范、殿中監(jiān)崔滌這樣的權(quán)貴之家,聽著當(dāng)時最流行的音樂,日子過得極為滋潤。
年紀(jì)稍長,杜甫秉承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準(zhǔn)則,在吳越等地瀟灑漫游,那時的他,眼中滿是盛唐的璀璨。
25歲那年,杜甫在洛陽參加科舉卻意外落第。不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他,壓根沒把這當(dāng)回事,于是又開始了他肆意灑脫、喝酒寫詩的漫游之旅。
直到35歲時,人到中年的他有點慌了,爸爸去世了,家里沒收入了,老婆孩子等著吃飯,這時候他又開始收拾行李殺回長安,準(zhǔn)備再考一次科舉。
誰能想到,這場考試在李林甫的操縱下,所有考生竟全部落第!李林甫還大言不慚地跟唐玄宗說 “天下英才已盡入彀中,野無遺賢矣”,如此荒唐的理由,唐玄宗竟然相信了。杜甫就這樣,再一次與功名擦肩而過。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留在了長安,決定從科舉之外的舉薦之路尋求入仕機會。他每天周旋在達官顯貴之間,低聲下氣地求人,可在李林甫把持的混亂朝政下,他除了白眼和嘲笑之外,他一無所獲。
那些年他過得十分辛酸苦楚,更扎心的是,以前那些跟他稱兄道弟的朋友,這時候全不見了。
杜甫這才明白:真正的交情,只有在落難時才能看出真假,于是在飽嘗人情冷暖后,他寫下了一首《貧交行》。
《貧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譯文:翻手之間云起雨落,反復(fù)無常,世間虛情假意、人心善變者,何需一一細數(shù)?
您難道不曾聽聞管仲與鮑叔牙貧賤時的真摯情誼?這般情義之道,如今世人早已棄之如塵土。
“翻手作云覆手雨”,手掌翻覆之間,情誼如浮云聚散,像雨滴收放,全憑利益驅(qū)動。
七個字道盡勢利之徒的嘴臉,這些人交朋友態(tài)度比翻書還快。你得意時,他比你爸媽還親,又是送禮又是拍馬屁,對你笑臉相迎;你落魄時,不僅對你冷眼相待,而且他躲得比兔子還快。
杜甫在他求官無門、生活困苦的時候,身邊的人不僅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冷眼相看,這種世態(tài)炎涼,讓他對世事看得太透了。
“紛紛”二字如飄雪般道出此輩中人數(shù)量之多,“輕薄”二字則直刺其靈魂之淺薄。當(dāng)趨炎附勢成為常態(tài),當(dāng)情義在功利面前輕如鴻毛,詩人悲憤地搖頭:這世道為何會如此!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杜甫在批判現(xiàn)實的同時,想起了古代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在貧困的時候就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鮑叔牙深知管仲的才能以及為人,處處包容他、幫助他,即便管仲做了一些在別人看來不太地道的事,鮑叔牙也從未懷疑過他。
管仲曾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牙在管仲困頓潦倒時始終信任、支持。這種建立在人格尊重與道義擔(dān)當(dāng)上的情義,是杜甫心中真正的“交”。
他認(rèn)為真正的朋友就該是如此,你窮的時候,他不嫌棄你;你犯錯的時候,他不指責(zé)你;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不推脫。這種交情,跟錢沒關(guān)系,跟地位沒關(guān)系,只跟"真心"有關(guān)。
“君不見” 三個字,仿佛在大聲呼喊,希望人們能看看這種真摯友情。可現(xiàn)實卻是“此道今人棄如土”。
“棄如土”三字力透紙背。曾被視為珍寶的情義之道,在杜甫所處的時代,竟被視若塵土,一個“棄”字,是世風(fēng)日下的悲涼,是詩人痛斥只顧追逐名利的世人。
他懷念古人的那種純粹的友情,也是在悲哀今人的墮落。
整首詩,杜甫的情感從對現(xiàn)實的憤怒、失望,到對古人真摯友情的向往,再到對今人行為的痛心疾首,層層遞進。
他不僅僅是在說自己的遭遇,更是在揭露當(dāng)時社會的弊病 —— 世態(tài)炎涼、人情淡薄。
放在今天,這首詩依然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