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生了一起鐵路事故,金溫鐵路一列貨物列車在滬昆線東孝站停車時致一客車脫線。
聽起來脫線好像不嚴重,但其實這可比脫軌更嚴重。
慶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但是由這起事故引起的另一件事,更值得討論。
因為是客運列車前臺車脫線,后面的車廂里的乘客雖然沒有脫線,但卻被困了三個多小時。
更難受的是車廂的通風系統停止工作,乘客多次要求打開車門通風,都被拒絕,理由是怕大家乘機跑了。
于是火車上的乘客就在密閉悶熱的環境中,憋了三個小時。人又多,天氣又熱,空調又不工作,門又不開,很快有人就出現缺氧的癥狀。
乘客多次要求開車門,都被拒絕。乘務員也是聽上級指揮。我看乘務員渾身都濕透了,還在堅持聽指揮。
而乘客實在憋得受不了,有老人有婦女有兒童,有乘客說了多次砸窗,都被拒絕。
在開門和砸窗之間,乘務員是一個也不選,就選大家忍著。
實在說不通,實在受不了,一個小伙子果斷用應急錘把車窗砸了。
新鮮的空氣涌進憋悶的車廂,乘客們呼吸到新鮮空氣后為小伙歡呼,認為他是拯救乘客的英雄。
乘務員還守在破窗前,一方面吸著最新鮮的空氣,另一方面還攔著大家不讓人出去。這一招為什么不能用在車門前?
而砸窗的小伙子在車抵達金華站之后,就被警察帶走了。
有人說他被拘留了,但其實沒有,根據媒體報道,這個小伙被批評教育后放行。
不是,他是拯救了一車人,不能評個見義勇為,也應該表揚,怎么還批評呢?
難道只是因為他砸壞了火車玻璃。
在國有資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之間,到底應該首先保護哪一個?
小伙子做的是緊急避險,是拯救一車人的英雄。要是真有乘客因為缺氧暈厥,誰來負責?
所以為什么要批評教育他?
難道是因為他不聽領導統籌指揮,破壞規矩了嗎?這樣的人不多啊。
司馬光砸缸之后,是不是也要被批評教育一番?
去一趟派出所接受批評教育,又得耽誤時間耽誤事。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當出頭鳥。
出現了貨運列車和客運列車相撞脫線的事故,我想領導也是非常緊張。
他們最關注的可能也是安全。
而他們關注的安全只是最底線的安全,不能有傷亡,畢竟被撞死在鐵路上有人可是要負責,甚至丟烏紗帽的。
所以堅決不開門,估計是死命令,防止乘客跑出去。
而乘務員也是堅決執行,明明自己的衣服已經全部汗濕了,扭得出水了,仍舊堅守命令,就是不開門。
如果乘客中暑暈厥甚至死亡,那還可以說乘客身體原因。
乘務員不開門是在執行命令,畢竟出了事,可能會背鍋。但乘客砸窗,責任在乘客,出了事乘務員不用背鍋。
或許在乘務員眼中砸窗才是最優解。
如此僵化的執行命令,這些年來已經見過太多了。
砸窗的小伙子,在緊急情況下,他只是一個正常人,一個需要呼吸的人。
而乘務員呢只是一個在履行職責的工具人。
工具人和正常人的矛盾,估計可以拍個春晚小品了。
最后問一下那個小伙子,要不出來直播一下?看群眾的是批評教育,還是感謝表揚?
全文完
請關注點贊轉發評論贊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