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劍》里面,錢伯鈞當時的日子也不差,自己手里有兩千人的兵力,還是358團的主力,甚至團長還一直很注意自己,一直都在栽培自己,那錢伯鈞的日子可以說別看現在只是營長,但從待遇上來看,現在的錢伯鈞都已經算是半個團長了,可是,都這樣的待遇了,錢伯鈞寧愿反水,也不愿意留在358團?
首先,就是待遇問題,你別看錢伯鈞在358團當營長,看似過著團長的生活,實際待遇來看,錢伯鈞在358團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你要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待錢伯鈞,原著小說里面就有詳細描述,別光顧著看358團似乎很好的樣子,那也只是對比李云龍的獨立團,實際上的358團在國軍中并不好,錢伯鈞作為基層軍官更是深諳這個道理。
還有就是晉綏軍本身存在的問題,你別看晉綏軍是國軍,但他們是屬于閻錫山的地方部隊,而國民黨內部一直奉行著“嫡系優先” 的資源分配模式,搞得老蔣的中央軍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資和補給,而晉綏軍內部還派系林立,裙帶關系特別嚴重,哪怕是楚云飛這個閻錫山的紅人,仕途天花板都很有限,難道錢伯鈞看不出來?
再然后,就是楚云飛的性格,劇中,編劇一直在仕途塑造一個愛國軍人的楚云飛,楚云飛也給人一種以作風強硬、原則性強的樣子,可這些都是表象,實際上的楚云飛,你往細致上分析,他動不動就殺手下,這種性格的楚云飛陰晴不定,今天對你的態度,明天立馬就能把你殺了祭旗,難道錢伯鈞看不出來?那他也白跟著楚云飛那么多年了。
還有就是錢伯鈞的投降主義傾向,你別覺得錢伯鈞只是個例,你翻看一下歷史就知道了,像錢伯鈞這種投降主義者不在少數,隨著日軍后期大規模戰爭打不動之后,開始轉向“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 的策略,以至于當時的閻錫山都開始舉棋不定,準備反水了,錢伯鈞正是被這種不如 “暫時妥協”,既能保住自身力量,又能撈好處的想法所影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錢伯鈞是一個缺乏信仰的人,在他看來,跟日本人無非就是一筆生意,他手里的 “軍隊” 只不過是一個謀生工具而已,至于在358團當營長還是在日軍那邊當團長,也不過是做生意,自己只要有利可圖,說到底,他來參軍的原因,從來不是什么保家衛國,自己的這個一營也只不過是獲取利益的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