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水平是用來衡量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在我國,“北上廣”是一個標桿,不僅意味著北京、上海和廣州是經濟實力的老大,更意味著全方位的“偏愛”。
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人員向著“北上廣”流動,不知不覺當中,沿海城市和中部城市以及東西部城市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當“北上廣”逐漸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時候,還有一些城市面臨著人口流失的困境。
因此,我國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政策,來刺激城市間的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呼聲之下,有人說,我國正在打造一個新的“北上廣”,那么,除去這三座城市,還有哪三座城市有希望進軍第一梯隊呢?
我們知道,GDP是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準,近些年“新一線”城市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新“北上廣”就在“新一線”城市當中產生了。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2021年中國城市GDP的一個排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天津、寧波、無錫、長沙、鄭州。結合城市其他方面的實力,其中成為“新北上廣”城市呼聲最高的就是重慶、成都和武漢了。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地區,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2022年新一線城市之一。改革開放40多年,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很長一段時間,重慶的經濟實力在我們國排第五的位置,跟排在第四的廣州僅僅只相差了20幾億。
重慶是西部經濟、交通、航空中心,人口超過3000萬人,在中國有著重要的地位。重慶也是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重慶的工業實力強悍,工業實力位居中國西部城市第一。所以在這三座城市當中,重慶的實力最強。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超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因地處川西盆地,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論經濟實力,近些年的GDP一直排在前邊,幾十年來,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成都不僅宜居,也非常適合投資,因此對于投資人的吸引力是越來越大。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2021年GDP總量17716.76億元。全年工業增加值4586.49億元,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8.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21.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5.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3.1%。
對于“新北上廣”還有一種說法,是重慶、成都和西安,這也是從區域位次上來進行劃分的。但是也有網友認為,打造一個“新北上廣”只是一個概念,真正趕上北上廣,所有城市都還需要努力,更或者說,是網友們的一廂情愿。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