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靜脈曲張方,屢用屢效!
偶然得來的處方,藥有北芪、當歸、白芍、木瓜、桂枝、血竭、紅花、牛膝等九味藥,與下肢靜脈曲張病機甚為契合。分享給供諸位同仁,以資參考。
下肢靜脈曲張驗方
下肢靜脈曲張,多發生在長時間站立或長年負重趕路的勞作者。其足脛經脈(即下肢靜脈)浮現突出色青,形如蚯蚓。
久立或遠途行走則脹痛。西醫對此,輕者囑其理療,重者建議手術。而臨床所見,理療的見效不理想,手術者多伴后遺癥,有的甚至癥狀反復。
有一次,我偶然發現一本日歷在每一頁的下端附有一則處方,甚好奇之,翻啊翻,竟有一則治下肢靜脈曲張驗方,藥有北芪、當歸、白芍、木瓜、桂枝、血竭、紅花、牛膝等九味藥,未標明劑量,我即抄錄下來。
玩味此方,有補氣養血、調和營衛、溫通血脈之功,且用牛膝為使,引諸藥至下肢,與下肢靜脈曲張病機甚為契合,說不定真能治此疑難雜癥。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剛好有一位姓施的83歲老叟來看病,問下肢靜脈曲張能否服藥治療?1989年,汕尾剛建市,他老人家隨其子從梅隴來汕尾居住,我曾治好他的雜病,頗得他的信任。我說不妨一試,詢知他素稟虛寒,飲食喜熱忌寒,于是書以上方:
北芪20g,當歸12g,白芍15g,赤芍10g,木瓜10g,紅花5g,桂枝10g,血竭3g(沖服),牛膝10g。
三劑后,施伯復診,欣喜甚,想不到下肢的青筋明顯消沉,行走輕松了許多。效不更方,上方連續服了12劑。病已治到七七八八,施伯回故鄉前還來一次鞏固,并致以謝意。
自此以后我常用此方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特別是癥狀輕、中型者,多有收效。
注:本文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