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張張】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我說小米儀仗隊能不能先停停別吹了。YU7,18小時24萬單的鎖單量,其中有多少車主被小米當日本人整,直接被“反鎖”在內,拍門哀嚎,被迫配合著小米表演這一出銷量盛世。
而雷總始終美滋滋地沉浸在一張張銷量大字報上,轉過身去優雅裝死。
如果你遇到這類問題或是汽車質量問題以及各類消費陷阱,您可以關注“財圈社”公眾賬號,在下方點擊“汽車質量”小程序進行投訴,我們將幫助您維護正當權益。
(車質網:小米YU7“系統bug導致交車延期”部分相關投訴截圖)
YU7像是一襲華麗的袍,底下爬滿了蚤子。車沒到手幾臺,投訴量卻一瀉千里,自媒體平臺上的維權帖更是不計其數。滿屏怒斥“小米官網系統問題導致交車周期延長,并產生額外購置稅!”。
大量YU7車主表示,在下訂過程中遇到了系統不斷提示身份信息錯誤,導致最終延誤鎖單時間。更有甚者有人表示,在下訂過程中自己共經歷了4種BUG才鎖上了單。
1、身份信息錯誤;2、單一訂單無法下單;3、定金付了兩次退款一次;4、要求付全款沒付退出。
而更令許多車主不滿的是,小米作為頭部車企,存在刻意隱瞞關鍵信息、嚴重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等不負責任的嫌疑。
首先,小米汽車理應對2026年起購車需繳納5(參數丨圖片)0%購置稅的政策了若指掌。(根據最新政策,自2026年1月1日起,YU7車型將產生11,000~15,000元的購置稅支出。)而在6月26日YU7發布會當晚,小米既未向付定鎖單的消費者明確告知預估提車時間,僅在系統中模糊標注“鎖單后預計8月份開始首批交付”。
可想而知,6月26日參與鎖單的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是基于2025年內提車的預期做出的決定。但由于小米未能提前披露提車時間,且因產能問題無法兌現年內交付承諾,車主認為小米理應承擔相應責任,為消費者辦理定金退還。
在新車發布會后,小米忙著大肆宣揚“3分鐘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臺!”,直到前兩天還忙著發鎖單24萬臺的大字報,卻對“預計提車時間”的核心問題絕口不提。
試問,倘若消費者在鎖單時就清楚要等到2026年才能提車,還會沖動下單么?這種利用信息差制造銷售奇跡的做法,本質上是將消費者當作堆砌數據的工具。
總結:
【YU7維權事件核心爭議】
- 開放下訂時,系統僅提示首批8月交付,但并未提示首批的數量。以及首批之外,可能會排期到2026年甚至2026年年中的信息。
- 對于可能會延期到2026年之后提車的準車主,沒有關于26年購置稅/置換補貼的說明提醒。這兩筆補貼損失,共計將產生10,000-20,000元的額外費用。
- 部分小米汽車銷售虛假承諾,在6月28日APP更新會提示50多周之后才能提車的情況下,仍然保證今年可以提車,勸導車主下單。
【消費者維權主要訴求】
- 予以排期到26年才能提車的車主:開放退定機會/ 報銷購置稅及其他明年可能取消的補貼。
- 對官宣的18小時內鎖單的24萬名車主,保證25年內提車。
而對于YU7此次大面積維權問題,有車主的小米交付顧問讓其蹲好昨天的雷軍直播,表示雷總大概會給出回應或相應方案。
但說命苦誰苦得過YU7車主?之前被小米利用沖銷量的車主們,轉頭又被抓壯丁給雷總直播間充人數了。
雷總的整場直播,內容覆蓋面可繞地球三圈:YU7用戶畫像、支持改配、新增門店、定價過程、車輛測試、顏色設計時間長、友商、SU7、紐北、冠名耐力賽、駕駛培訓……卻獨獨只字不提維權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小米如何處理系統BUG導致YU7鎖單延遲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要知道,在下訂頁面上實現幾行不明顯的“超迷你小字”提示,對于任何一個車企都易如反掌,何況小米。但就連這種程度的提示,小米都沒有做。對于自己一年的最大產能,小米更是心知肚明,完全可以提前設置搶單上限,但為了追求數據極致的漂亮,小米必然不會這么做。
YU7的傲人銷量,一磚一瓦皆由消費者無條件的信任與喜愛筑成。而小米已經讓這份無條件的信任,變成了他人眼里可笑的盲從。逃避因自身疏漏導致的維權,勢必將侵蝕品牌立足的根基。
在正視與無視之間,小米會怎么選?恐怕此刻的車主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