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青春小煩惱們!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見過凌晨四點的月亮不?好多人在被窩里緊緊攥著被角,數著自己的心跳,那感覺,就像懷里揣了只小兔子。有的人盯著手機屏幕,一直看到手機電量歸零,明明累得不行了,卻像被按了靜音鍵一樣,一聲不吭。嘿,這些可都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啊!
焦慮就像一只隱形的蜘蛛,偷偷在課桌抽屜里織網。現在朋友圈里都是各種完美的人設,一層又一層的,跟面具似的。父母的期待呢,就像掛在天上的月亮,怎么夠都夠不著。未來啊,就像被撕碎的試卷,七零八落的。好多人用錯了方法對抗焦慮,有人一頭扎進游戲里,有人靠暴飲暴食來填滿心里的空洞,還有人在深夜瘋狂刷題,眼睛都快刷瞎了。這些哪是什么解決辦法啊,頂多就是暫時的止痛藥,沒啥大用。
不過呢,大家得記住,焦慮可不是洪水猛獸,它就是身體在喊“我需要被看見”。這就跟暴雨前的悶雷一樣,是在提醒咱們,該給心靈做個體檢啦!別老想著“我必須考第一”,換成“我盡力就好”;也別覺得“所有人都比我優秀”,要想想“我有獨特的閃光點”。你會發現,那些被焦慮搞得變形的鏡子里,藏著真正的自己呢!
要重建咱們內心的安全島,得有三把鑰匙。第一把叫“此刻的呼吸”,焦慮來了,就花五秒鐘感受一下空氣進出鼻腔的感覺。第二把是“身體的溫度”,把冰涼的手指貼在暖水杯上,讓觸覺把被焦慮凍住的感覺給喚醒。第三把是“未完成的清單”,別老想著“我要改變全世界”,把它拆成“今天多喝一杯牛奶”這種小行動。
那些在深夜獨自戰斗的孩子們,你們可不是孤零零的小島哦!給信任的人發個語音,就說“我現在有點害怕”,就跟小時候發燒喊疼一樣。心理咨詢師又不是來評判你脆弱的,他們是幫你找逃生通道的。真正的勇敢可不是裝得啥都不怕,而是允許自己偶爾軟弱一下。
等晨光又照到窗臺的時候,咱們把焦慮寫成一首詩。比如說“被揉皺的數學試卷在抽屜里發芽”,或者“未接來電在手機里結成冰棱”。用文字給情緒取個名字,就像給暴風雨起個名,它就變得能摸得著啦。青春本來就該像流動的河,而不是凝固的冰,你們都值得讓自己解凍!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家庭教育等專業背景,接受過我國多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教學、指導。自2008年大學攻讀心理學以來,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學習與深造。不斷地進行自己成長與完善,并定期地接受專業的督導,心理咨詢多年,具有較豐富的咨詢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