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印度屢次攪局導致南盟癱瘓的現狀,中國正聯手巴基斯坦等國籌建新的區域合作機制。當南亞各國紛紛轉向東方,印度能否放下身段,避免被排除在外?
據南亞媒體援引伊斯蘭堡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和巴基斯坦正在籌劃建立一個全新的區域性組織,旨在取代已經"名存實亡"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這個大膽的計劃目前已經進入后期討論階段,或將徹底改變南亞地區的合作模式。
【中國或牽頭籌劃新南亞區域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不久前,在云南昆明舉行的三邊副外長級會議,很可能就是這個新構想的重要一步。
這場低調卻意義深遠的會晤,標志著南亞地區合作正式突破了傳統的雙邊框架,開創了全新的多邊合作范式。雖然中方目前沒有證實這一消息,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南亞確實到了需要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
說起南盟這個"爛尾工程",就不得不提印度的"杰出貢獻"。這個成立于1985年的區域組織,原本被寄予厚望要推動南亞一體化,結果硬是被印度搞成了"一言堂"。
近四十年來只開了18次峰會,2016年輪到巴基斯坦主辦的第19屆峰會,更因為印度耍脾氣抵制而徹底停擺。印度后來還想搞個"環孟加拉灣"組織來替代,可惜沒人買賬,最后不了了之。
【印度導致南盟停擺】
可以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南亞國家逐漸清醒地認識到,印度并不具備有效領導南亞地區發展的能力與擔當。
而就在不久之前,印度外長蘇杰生的發言,更是讓各國看清了印度的真面目。據《印度時報》報道,他在國家電視臺大放厥詞,說什么“周邊各國都得心里有數,跟印度合作能撈到不少好處。但要是不合作,那可就得為之付出代價。”
這種赤裸裸的威脅,哪像是要促進區域合作?分明就是黑社會收保護費的口氣!更不用說南盟都被他們攪黃了,金磚和上合也沒少使絆子,現在又來這套,誰還信你的鬼話?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把南亞當成自家后花園,按著自己的節奏來。可是,這種“老大哥”的做派并沒有贏得南亞各國的歡心,反而招致了不少反感。其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鄰國實施高壓政策,更是從未真正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印度一直把南亞當成自家后花園】
南亞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但GDP和區域內貿易占比卻低得可憐,發展潛力長期被壓抑。在這樣的背景下,誰能給南亞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誰就能在這場大國博弈中占據主動。
而轉折點就出現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戰。巴基斯坦用中式裝備漂亮取勝,讓南亞各國眼前一亮:原來不靠印度也能玩得轉!而中國的參與,或許將是解決區域一體化難題的鑰匙。
因此有分析認為,這或許間接促成了中巴孟三國合作機制的誕生。6月19日昆明會晤就是這個新機制的開端,內容涵蓋貿易、海洋、產業、農業、教育等實實在在的領域,完全不同于印度那套空喊口號的做法。
【中巴孟舉行三方會談】
中國和南亞國家的這種合作之所以受歡迎,在于強調合作的“平等”。不像印度的“控制型合作”——都得聽我的,我來主導一切。中國則是倡導共商共建共享,各國都有平等的聲音。對長期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國而言,這種新理念無疑是解脫。
以前南亞國家想合作都得看新德里臉色,現在終于可以挺直腰桿做人了!而按照中方開放包容的態度,這個平臺以后很有可能對所有南亞國家開放,自然也包括印度。
不過以莫迪政府的小心眼,估計很難接受不能當"老大"的現實。看看印度在上合組織防長會議上的表現就知道了,就因為不能主導議程,干脆拒絕簽署聯合聲明。
【印度面臨兩難抉擇】
但時代已經變了。印度現在面臨兩難選擇:加入吧,就得放下身段平等相處;不加入吧,眼看著鄰國都"向東看"。按照中國一貫的作風,邀請函肯定會發給印度,來不來隨你便。但要是印度還想在背后搞小動作,恐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立。
說到底,印度是該好好反思了。南盟的失敗已經證明,靠威脅和壓制維持不了領導地位。新機制強調的正是印度最缺的"平等"和"尊重"。如果印度繼續抱著霸權思維不放,最終被邊緣化的只會是自己。
而對中國和其他南亞國家來說,不管印度參不參與,區域合作的步伐都不會停下。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誰也不想永遠活在印度的陰影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