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當情緒過山車停不下來時——給家長的三把魔法鑰匙》。你知道嗎,清晨六點,廚房正飄著煎蛋的香氣呢,五歲的朵朵突然就把牛奶杯砸向墻壁,蛋黃醬在她臉上拉出老長的絲線,那場景,就跟按了快進鍵的默劇似的,咱每個家長都有過當這“觀眾”的時候。
第一把鑰匙:蹲下來,和情緒平起平坐。當孩子情緒像火山爆發,你說“別鬧了”根本不管用,你得變成情緒翻譯官。上周在咨詢室,六歲的小宇把蠟筆盒摔得滿地都是,我單膝跪地,他突然抽泣著說:“老師,我的恐龍玩具被弟弟撕耳朵了。”好家伙,原來這三天的“無理取鬧”,是人家幼小心靈在對安全感崩塌無聲呼救呢。建議動作哈,你把視線降到孩子瞳孔高度,別老說“不許哭”,你就說“你現在的憤怒像要沖出宇宙的火箭”。這情緒一被具象化,孩子就跟看見彩虹的小孩似的,立馬不哭了。
第二把鑰匙:建造情緒急救箱。每個家庭都得有個專屬的情緒急救箱。我有個來訪者陳女士,在玄關放了三個魔法道具:會發光的呼吸球、情緒溫度計,還有“暫停角”的帳篷。她七歲的兒子把樂高積木扔向妹妹時,她就說:“我們去給情緒降降溫吧?”嘿,三個月后,孩子主動說:“媽媽,我的溫度計顯示8分,需要去帳篷冷靜五分鐘。”進階技巧就是把情緒管理變成親子游戲,用“情緒氣象站”記錄心情,用“情緒積木”搭情緒金字塔,讓那些抽象概念變成能摸到的玩具。
第三把鑰匙:種下情緒的四季花園。真正的情緒教育不是滅火,而是培育情緒的四季花園。四歲的安安在公園摔跤后,媽媽沒急著安慰,而是蹲下來說:“媽媽看到你的膝蓋在疼,眼睛在說‘好委屈’。”這種“情緒命名法”讓孩子慢慢理解,憤怒是紅色的,悲傷是灰色的,快樂是金色的。三個月后,安安指著天空說:“今天的云朵是‘想吃冰淇淋’的形狀。”關鍵轉折點來了哈,孩子把情緒畫成抽象畫,你可別急著問“為什么畫得亂七八糟”,你就說“這團紫色漩渦讓我想到暴風雨前的海”。藝術表達就是情緒的逃生通道。
魔法鑰匙的終極奧秘來啦!所有情緒管理技巧都得建立在“看見”的基礎上。孩子的情緒就像暴雨中的樹苗,得被溫柔托住。十歲的童童把作業本撕得粉碎,他爸沒訓斥,默默撿起碎片拼成拼圖。三個月后,孩子主動說:“爸爸,我以后撕作業前,會先想想怎么把碎片拼回來。”
行動清單給大家安排上:準備情緒記錄本,每周和孩子來個“情緒天氣播報”;在客廳弄個“情緒漂流瓶”,讓孩子把煩惱寫進瓶子里;睡前給孩子來個“情緒晚安吻”,親親孩子今天經歷的所有情緒。
夜幕降臨時,朵朵的媽媽發現女兒把牛奶杯碎片拼成了愛心形狀。每個情緒爆發的瞬間,都是孩子在用獨特的方式說:“我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愛。”大家趕緊行動起來,用這三把魔法鑰匙,搞定孩子的情緒問題吧!
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的個案咨詢,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有卓越的咨詢效果。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成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