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發狀況下,常規的規范與個人求生本能往往會產生碰撞,甚至可能招致追責。
最近就有一位年輕人遭遇了這樣的困境,他因列車故障被困三小時,面對工作人員拒絕開窗透氣的要求,最終選擇用安全錘擊碎車窗。
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整個車廂陷入驚愕,有人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也有人感嘆終于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然而事后該男子卻因破壞公共設施被警方帶走。
盡管鐵路部門隨后發布聲明表示歉意,但令人不適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7月2日晚間,一趟駛向江蘇的K1373次客運列車與軌道上的貨運列車發生碰撞,造成列車脫軌。
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真正引發公眾情緒波動的,其實是接下來發生的連鎖反應。
事故發生后,乘客們并未表現出恐慌,反而圍繞這一“罕見場景”展開熱烈討論。
畢竟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列車脫軌。
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列車就這樣停滯不前達三個小時。
問題出現在這段漫長的等待中:空調系統癱瘓,窗戶全部緊閉,車內人員密集,空氣悶熱得難以忍受。
整列火車仿佛變成了一個密閉的巨型蒸箱,旅客們如同置身火爐之中。
最先承受不住高溫的是兒童,一名五六歲的小女孩熱得放聲大哭,最后連哭聲都變得嘶啞。
她的母親不停地為她扇風,但扇出的依舊是熱風,毫無緩解作用。
不少乘客開始自發采取降溫措施,有的揮舞折扇,有的舉起雜志甚至紙板,整個車廂里扇風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仍無法有效驅散燥熱。
實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乘客們紛紛向乘務員請求:“能不能稍微開點窗戶?哪怕一條縫也好,讓我們透透氣!”
但乘務員始終只有一句回應——“出于安全考慮,不能開窗。”
如果列車正在高速運行中,這個解釋自然合情合理。
可現實是,此刻列車已經完全停擺,且已持續三小時之久。
以“乘客安全”為由,實質上更像是“推卸責任、規避風險”的表現。
終于,在眾人焦躁情緒接近極限時,一位年輕男子突然站起,拿起安全錘,猛地砸向玻璃窗。
“砰!砰!砰!”幾聲巨響過后,車廂瞬間安靜下來,人們似乎還沒反應過來。
片刻之后,一陣清涼的風吹入車廂,所有人仿佛都松了一口氣。
孩子停止了哭泣,成年人也能順暢呼吸,甚至有乘客鼓掌表示感謝。
客觀來說,這位男子的行為雖談不上見義勇為,但在緊急情況下屬于正當避險。
令人意外的是,當鐵路警察趕到現場后,并未第一時間安撫乘客或了解具體情況。
而是直接給該男子扣上“破壞公物”的帽子,待列車進站后立即將其帶走。
消息傳出后,迅速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輿論持續發酵。
眾多網友憤怒質疑:“工作人員什么都不做,好不容易有人挺身而出解決問題,結果還要被追責?”
還有人反問,如果說小伙子損壞財物需要處罰,那工作人員失職是否也應追責?
據現場乘客描述,該男子在砸窗前曾多次與乘務人員溝通,均遭到拒絕。
當時已有老人和小孩出現缺氧癥狀,他擔心發生意外才采取極端手段。
無論如何,小伙子已被警方控制,事件真相還需有關部門調查并向社會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鐵路局第一時間就列車延誤問題發布道歉聲明。
同時明確表示,目前暫無針對乘客的賠償計劃。
因此,許多人在評論區留言諷刺:“退票改簽要收手續費,出了事故晚點了卻說沒有賠償方案。”
就在公眾對此事議論紛紛之際,竟有人發表長文批評這名男子的做法。
他表示,當時情況并不算嚴重,小伙的行為完全是博眼球之舉!
他還強調,必須依法嚴懲,罰款坐牢一樣也不能少。
對于這類言論,我不禁想問一句:什么程度才算嚴重?難道真的等到有人窒息身亡才算嚴重嗎?
如果真發生了悲劇,是不是又要跳出來指責乘客“袖手旁觀”呢?
這位男子并非出于私利才砸窗,希望相關部門處理此事時能酌情考量,不要過于拘泥于條規。
各位怎么看?你覺得小伙子砸窗的行為是否合理?
如果是你,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歡迎來評論區交流……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