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胖胖最近又翻到一本之前看過的書,書名不可以提,怕發不出來。
書中提到這么一個觀點:
當“明哲保身”變成主流語境中的集體默契,它就不再是一種生存智慧,而是一種群體性墮落的開端。
確實,這種“算了”的明哲保身,表面上看是自保,實則是為不公騰出了滋長的土壤。人越明哲保身,越容易成為沉默鏈條的一環,既得利益者則樂見其成,因為這讓他們不必多費力,就能維持不平等的現狀。
而一旦這種心態成為主流風氣,不只是個體的氣節會被蠶食,整個民族的氣節也會萎縮。
久而久之,人不是越來越安全,而是越來越沒有骨氣。
明哲保身多了,就沒人替你主持公道了;因為你自己,也不是那個會站出來的人。
最近呢,大象新聞就有一則報道:
7月2日,浙江金華,K1373次列車在運行途中發生脫線事故,導致列車停運三小時。
請注意,這里的三小時,是在車廂內空調停擺、高溫炙烤、通風不暢、乘客中暑、孩子哭鬧、老人憋氣的三小時。
這個時候,一位乘客因為砸窗通風,在列車到站后被帶走了。
是的,他沒有打人、沒有偷東西。
他只是,在一節快變成高溫密閉蒸籠的車廂里,拿起安全錘,砸破了一塊窗戶玻璃,為的是讓空氣流動起來,說白了,是為了呼吸。
你可以說他破壞公物。
但在我看來,那一錘下去砸碎的不只是玻璃,更是一整套僵化、麻木、程序至上的管理邏輯。
從整個事件的新聞資料來看,我們可以拼出一個相當清晰的時間線:
列車發生事故,停在義烏至金華區間三小時;高溫日照,金華當日最高氣溫38℃,實際體感更高;空調關停、門窗緊閉,密閉車廂中乘客感到窒息,紛紛要求打開車門通風,被列車員以“安全”為由拒絕;有乘客提出砸窗,依然被拒;
最終,一名黑衣小伙選擇了自己行動,砸破車窗,讓涼風進來了。
但就是這個黑衣小伙,卻在列車到站后,被帶走調查。
雖然最后的回應是“批評教育后放行”,但這個處理過程本身,就透露出一種很奇怪的價值排序:
人命是第一位的嗎?還是玻璃是第一位的?
我們當然理解秩序的意義。
公共秩序的存在,是為了讓公共安全更有保障。
但秩序如果不考慮人性,程序如果壓倒了生命,那它就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暴力。
讓人窒息的,不只是諷刺的熱,更是規章制度的死角和人道關懷的失蹤。
更讓胖胖覺得割裂的,是網友在事件后發表了類似這樣的評論:
“這個有乘警,有列車員保護生命,輪不到個人破壞行為!”
首先,這評論聽上去義正詞嚴,但實質上是對現實的理想化想象。
問題恰恰在于:那三小時里,乘警在哪?列車員做了什么?如果他們真能及時作為,還輪得到乘客去砸窗嗎?
這種“輪不到你”的邏輯,本質上是典型的旁觀者思維,他們相信規則天然可靠,相信“有人會管”,于是對挺身而出的個人,反而提出更高的道德標準。
他們不是不了解現實的困境,而是不愿承認:在關鍵時刻,有些人確實只能靠自己。
表面上支持規則,實則是拿規則當擋箭牌,把責任踢給那個動手的人。
胖胖在這里不是在鼓吹“為所欲為”,不是說砸窗就一定正義,也不是反對公共財產的重要性。
但問題是,在高溫、密閉、通風不暢、已有中暑跡象的前提下,乘客選擇自救,并非一時沖動,而是萬般無奈。
如果鐵路方應急響應到位,及時通風疏散,是否就不會發生砸窗?如果乘務員聽取乘客建議、提供風扇或打開車門,是否就無需動用安全錘?
管理的意義從來不是教條,而是為了守護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里,最重要的永遠是人,人永遠是第一位,而不是玻璃。
一個管理系統最該維護的,不是程序本身的“完美運行”,而是程序運行過程中對人的關懷與尊重。
像那段車廂內的視頻,有一個細節很諷刺:
砸窗之后,窗戶破了,涼風進來了,相關工作人員貼在窗口前,正好享受著這陣難得的清涼。
這就有點“坐享其成”了。
也許“坐享其成”這詞有些調皮,但這恰恰就是我們所說的群體性明哲保身現象的真實寫照。
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但沒人愿意成為那個“破窗的人”。
因為一旦你站出來,你就可能被帶走、被指責、被“批評教育”。
于是大家習慣性地退后一步,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勇敢的陌生人身上。
而這種“我不動,就等別人動”的心態,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普遍。碰到不公,習慣性地說一句“反正我也管不了”,看到有人發聲,趕緊躲遠一點,生怕被牽連。
哪怕前面已經堵死,哪怕空氣越來越稀薄。
胖胖始終覺得,人是需要一點“骨氣”的。
不是天天上綱上線講道義,而是關鍵時刻,你要敢說“不行”,要能為基本的生存權利據理力爭。
那位砸窗的小伙子,那一錘砸下去,不是為了添亂,而是為了呼吸,為了通風,為了讓自己、也讓一車人不至于中暑昏厥。
如果這個舉動,在今天的主流語境里,依然會被當成“破壞者”,那我只能說,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對“正常”和“異常”的理解,已經出現了某種病變。
這起事件最諷刺的地方,不是列車停運,也不是高溫封閉,而是:列車失靈,乘客自救,最后“程序”站出來教訓了“自救”。
這是不是一種價值觀的扭曲?
這里要打個問號。
程序到底誰該為誰服務?程序該不該為生命讓步?管理的本質到底是保障人,還是維持程序?
那些愿意砸窗的人,也許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他知道,再不砸窗,大家都可能窒息。
如果互聯網的主流輿論評價中,在一個連窗戶都不能破開的問題上,都還要批評,要爭論,人還能喘得上氣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