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373事件再上熱搜,鐵路與乘客的矛盾該如何化解?官方回應引發網友不滿,到底怎么回事呢?
K1373次列車(火車)砸窗事件已經過去3天了,結果廣鐵長沙客運段的一則情況說明,又把這事兒頂到了熱搜,咱今天就好好嘮嘮。
事情發生在7月2日20:28左右,K1373次列車正跑著呢,突然和一輛貨物列車來了個“親密接觸”,導致機車脫線,就這么在東孝站滯留了。這一停就是近3個小時,可把乘客們折騰壞了。
鐵路部門在情況說明里詳細解釋了當時的情況。
東孝站就是個小站,事發時就3名工作人員,根本不具備讓乘客臨時下車的條件,所以只能讓大家先在車里待著。
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全車巡查后打開了80多處通風口,還把班組自己喝的礦泉水發給乘客。后來有女乘客不舒服,也及時安排到列車餐廳休息,同時聯合上一站送來了八寶粥和礦泉水,還安排了救護車待命,能看出是在努力解決問題的。
可問題還是出現了。
火車車廂屬于密閉空間,空調一停,加上正是悶熱的夏季,車廂內里越來越悶,22:04左右,一名男乘客實在忍不了,拿起安全錘就要砸玻璃,工作人員阻攔也沒用,最后還是破了一塊玻璃。
而直到23:11分,車上的空調才恢復正常。這中間乘客在悶熱車廂里熬了那么久,誰能不崩潰?
雖然鐵路部門判斷當時沒到破窗的緊急程度,但乘客們在那種環境下的感受,也不能被忽視。
這事兒在網上炸開了鍋,網友們看法不一。有人覺得乘客太沖動,砸車窗不對,萬一大家都效仿,那還不亂套了?
但更多人表示理解,甚至為砸窗乘客叫好,畢竟在悶熱車廂里被關3個小時,大人都受不了,更別說老人和小孩了,這是沒事兒,萬一車內有人因呼吸困難出現生命危險,誰又能承擔起這個責任?
相比于一塊玻璃,還是生命更重要!
砸窗也是無奈之舉,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屬于緊急避險。
從法律角度講,這種在危急情況下,為保護更大權益而采取的行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其實,坐過火車的朋友都知道,火車上遇到點突發情況很正常,但這次事件的矛盾點在于,鐵路部門的應急處置和乘客的需求沒達成一致。
不過對于官方的回應,比如為什么要批評砸玻璃的小伙,引發了網友不滿,不過官方也回應了,意思是站在利益角度和人體最大承受范圍看,還不至于砸火車玻璃。
鐵路部門要考慮安全、秩序等多方面因素,而乘客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悶熱難受,希望能盡快改善環境。
經過這次事件,鐵路部門也該好好反思一下,怎么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把應急處置做得更人性化,更及時地回應乘客的需求。比如在判斷緊急程度時,能不能多考慮一下乘客的實際感受,多些靈活處理?
當然,乘客們遇到突發情況,也盡量配合工作人員,一起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希望以后類似的事情能處理得更圓滿,大家都能順順利利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