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三千多年前的"朋友圈",竟然刻在烏龜殼上。河南安陽的農民挖地時刨出些骨頭,差點當藥材熬了湯。可就是這些帶怪字的骨頭,一亮相就驚動了整個學界——它們藏著商朝人沒說出口的秘密,連吃飯睡覺都記在上面。這些刻滿符號的甲骨,到底藏著多少被時光掩埋的故事?
這事得從1899年說起。山東有個叫王懿榮的讀書人,官做得不小,偏偏癡迷古文字。有天他生了病,大夫開的藥方里有味"龍骨"。抓藥的人把骨頭拿來,王懿榮瞅了一眼就愣住了——這骨頭片上,好像刻著誰畫的小符號。
他趕緊拿起放大鏡細看,越看心越跳。這些符號不是隨便畫的,有章法,有規律,像是一種沒見過的文字。王懿榮立馬讓人去藥鋪問,得知"龍骨"是從河南安陽收來的,又趕緊派人跑一趟,把能找到的"龍骨"全買了回來。
后來才知道,安陽小屯村那片地,正是商朝的都城遺址。那些被當成藥材的骨頭,是商朝人用來記事兒的"記事本"。要是王懿榮那天沒生病,要是他隨手把骨頭扔了,這些寶貝可能就真成了藥渣,咱們想知道商朝人咋過日子,恐怕還得靠猜。
商朝人用這"記事本"干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他們是用來"問老天爺"的。那時候的人做事前總愛占卜,就像現在出門前看天氣預報,只不過他們的"預報員"是龜甲和獸骨。
要占卜的時候,專門負責這事的"貞人"先找塊像樣的龜甲,或者牛的肩胛骨。為啥非用這兩樣?大概是覺得烏龜活得久、知道得多,牛力氣大、夠結實,用來跟老天爺對話最合適。他們在骨頭背面鉆些小坑,再用燒紅的銅棍去燙,骨頭一受熱,正面就會裂開一道道紋,這叫"兆紋"。
貞人看著這些裂紋,就像咱們看天氣預報里的云圖,說這是吉那是兇。然后,他們會把問的啥、咋回答的,都刻在裂紋旁邊。等事兒辦完了,還會補一句結果,就像記日記:"今天問了會不會下雨,說會下,結果真下了,挺大。"
這些"日記"里記的事兒,說起來比咱們的朋友圈還雜。商王要打仗了,得問問:"帶三千人去夠不夠?"甲骨上就刻著"登人三千"。要是占卜說不夠,再問:"帶五千呢?"直到得到吉兆才罷休。打勝了,還會刻上"獲敵多少",跟咱們發朋友圈"今天贏了球"一個意思。
有塊甲骨上的記錄特逗,說商王牙疼得厲害,占卜的人琢磨半天,說:"這是老祖宗在跟你打招呼呢,趕緊殺頭豬祭祀一下。"結果刻字的人還補了一句:"祭完了,還是疼。"看來那時候的"偏方",也不怎么管用。
還有記莊稼的:"今年種谷子,老天爺給面子不?"記打獵的:"去西邊能打著鹿不?"甚至記生孩子的:"王后要生了,是男孩不?"連這些家長里短都刻下來,商朝人這記性,比現在帶備忘錄的手機還靠譜。
這些刻在骨頭上的字,長得也有意思。"日"字就是個圓圈中間點個點,活脫脫一輪太陽;"月"字像彎彎的月牙;"山"字就畫三座小山堆在一起。你瞅著這些字,不用人教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后來專家們統計,這些甲骨上的字大概有四千多個,能認出來的不到一半。有個叫羅振玉的學者,光研究這些字就花了一輩子,認出了不少商王的名字,還根據這些名字排出了商朝的王位順序,跟司馬遷《史記》里寫的一對,居然差不多。這一下,誰也不能說商朝是神話了——人家自己都記著呢。
商朝人為啥非要費勁在骨頭上刻字?那時候沒紙沒筆,能寫字的地方少。竹簡是后來才有的,商朝人可能還沒琢磨出來。龜甲獸骨硬實,埋在地下不容易爛,就像咱們把重要文件存進硬盤,能存得久一點。
可刻字不是件容易事。沒有鋒利的刀,可能就用青銅做的鑿子一點點劃。想想看,在硬邦邦的骨頭上刻那么多字,手不得酸死?可他們還是刻了,大概覺得這些事兒太重要,必須記下來,不光給自個兒看,也給后來的人看。
這些"記事本"藏在地下三千多年,重見天日之后,讓咱們知道了商朝人咋生活。他們會種麥子、谷子,會養牛、羊、豬,還會釀酒、織布。商王住的宮殿挺大,還有專門祭祀的廟宇,跟咱們現在有客廳、有祠堂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這些甲骨證明了咱們的文字是咋來的。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隸書,一直到現在的簡體字,就像一棵大樹,根在商朝,慢慢長出了枝繁葉茂。你寫的"日"字,跟三千多年前刻在龜甲上的那個圓圈,骨子里還是一個樣。
有塊甲骨特讓人感動,上面刻著商王武丁為妻子婦好占卜的記錄。婦好是個能打仗的女將,武丁老擔心她,一會兒問"婦好帶兵去打羌方,能平安回來不",一會兒問"婦好肚子疼,沒啥大事吧"。這些刻痕里藏著的關心,跟現在丈夫給出差的妻子發"注意安全",沒兩樣。
你說,商朝人刻這些字的時候,想到過三千年后會有人看嗎?他們可能就是想把事兒記下來,怕忘了,就像咱們寫日記沒想過會出版。可正是這些不經意的記錄,讓咱們能隔著三千年,摸到他們的生活溫度。
現在安陽有個殷墟博物館,好多甲骨就擺在那兒。看著那些帶著刻痕的龜甲,就像在看一本攤開的老相冊。照片會褪色,文字卻能一直活著。這些甲骨文,就是商朝人留給咱們的短信,雖然發得慢,卻一字一句,全是真心。
要是你去看那些甲骨,說不定能認出幾個字來。那時候你就會明白,歷史從來不是冷冰冰的年代和事件,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跟咱們說:"你看,我們那會兒是這么過日子的。"
這大概就是甲骨文最神奇的地方——它讓三千年前的陽光,還能照進今天的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