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陳潔泉
風吹竹海,綠浪翻滾。
徜徉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綠意連綿不絕,負氧離子沁人心脾。
作為全國首批“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的赤水市,全市竹林面積高達13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51%,兩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貴州赤水竹文化博物館內精美的竹器。人民網 陳潔泉攝
把綠色資源轉化為富民紅利,從賣原竹到賣制品,赤水市構建起“一根翠竹吃干榨盡”的產業體系:全竹造紙、竹漿模塑等6大系列產品覆蓋300余個品種,竹產業產值達81.3 億元。
追綠、固綠、用綠,赤水市綠水青山變“綠色銀行”寫就生動注腳,也是貴州深入實施林長制實現生態守護與綠色經濟協同共進的縮影。
今年3月,貴州省發布2025年第1號總林長令——《關于全面深化“三綠”并舉 高質量推進美麗貴州建設的令》,明確要求厚植生態優勢,做強生態產業,守好生態底線,深入推進美麗貴州建設。貴州創新構建包含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隊伍,以林長制守護“林長治”。
“綠色家底”在林長制的精心守護中愈發厚實。2020年到2024年,貴州的森林面積由1083.63萬公頃增加到1114.78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由61.5%增加到63.3%;4萬余名各級林長把責任擔當寫在黔山秀水間。
巡山護林守青山
晨霧未散,朱金南已踏著露水走進息烽縣永靖鎮安馬村南山國有林場。
這位安馬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的背包里裝著巡林記錄本、水壺和干糧,肩上扛著的是全村800余畝森林的守護責任。
“樹長好了,子孫后代才有靠山。”她邊走邊查,手指拂過樹干檢查蟲害痕跡,蹲下身查看土壤濕度。63%的森林覆蓋率,她每天巡林的路程常常超過十幾公里。
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近年來,息烽全面落實林長制,明確了縣級林長以鄉、鄉級林長以村、村級林長以組為單元的林長責任區域,全縣共有各級林長289人,像朱金南這樣的村級林長就有168名。
息烽南山國有林場。楊雪義攝
優良生態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底牌。作為長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貴州88個縣(市、區、特區)中,69個屬于長江防護林保護區,22個守護珠江源頭,貴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牽動各方關切。
在夯實管護責任的同時,貴州各地正積極探索科技賦能、制度創新的護綠固本新路徑。
在黔南,該地創新“林長制+大數據+村規民約”一體化管理模式,推行“一令一函兩報告三清單”,將林草資源保護管理納入村規民約,并結合生態區位劃分2.8萬個管理網格,凝聚起護綠固本的強大合力;
在銅仁江口縣,大數據賦能重點林區視頻監測點實時查看警情,全縣800多名護林員連成一張防護網,精確定位護林員工作區域,一旦發現火情及時通知各地護林員,大幅提升防火工作效率……
“人防+技防”同向發力,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實現協同推進。今天的貴州,以林長制為抓手,持續深化森林資源保護“六個嚴禁”專項執法行動,生態基礎越來越夯實,生態屏障越來越牢靠。
青綠生金富萬家
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綠海茫茫,樟江河碧波蕩漾,大小七孔景區景色如畫……坐擁“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兩張世界級名片的荔波,是貴州生態旅游的杰出代表。
從“伐木人”到“護林員”,從“賣資源”到“賣風景”,荔波在守綠、護綠、用綠中迎來靚麗轉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98%,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2754萬人次,“地球綠寶石”生態品牌聲名遠揚。
林下紅托竹蓀。 人民網 陳潔泉攝
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如何共贏?荔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推行“管理局-管理站-專職護林員-社區村組-生態護林員”的“五位一體”管護機制,創新護林員管理方法,入選全國生態綜合補償典型案例。
林中,風景無限好;林下,產業正勃興。
荔波重點發展地方特色水果、生態養殖和林下經濟,荔波蜜柚和瑤山雞已成為品牌化的地方產品,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深耕青梅、板藍根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實現農業和林業的多功能開發。
激活生態資源,“活樹”變“活錢”,荔波的生動實踐照見貴州“青綠生金”的斑斕多彩。
近年來,貴州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推動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森林康養等特色產業業態,2024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4654億元,完成擴大和改造特色林業產業基地155.71萬畝,認定赤水市、黎平縣、荔波縣為“第一批貴州省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試點縣”,“會呼吸”的碳匯庫、“能生金”的經濟林越發繁茂。
息烽縣石硐鎮大洪村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楊學義攝
今年6月17日,貴州省林業局與省生態環境廳在市、縣申報和第三方機構審定基礎上,共同簽發全省第二批8張林業碳票,涉及荔波縣、長順縣、臺江縣、雷山縣、江口縣、水城區、平壩區和黔西南州普晴林場。
此舉,是2024年在全國率先建立由省級層面統一規范頒發的林業碳票機制,貴州深入探索以“林業碳匯”為載體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又一實踐。截至目前,全省林業碳匯(碳票)獲得銀行授信5.71億元、放款1.88億元,實現交易約1458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