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7月5日電 (陳潔泉)7月5日,“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
“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促進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實現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多贏?”論壇現場,國內外約150名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圍繞該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商地質公園建設之道。
會議現場。人民網 陽茜攝
地質公園,是自然與文明的雙重饋贈,凝聚著地球億萬年的造化神奇,沉淀著人類認識自然的智慧結晶,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中國是世界上地質資源最豐富、分布地域最廣闊、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中國現有地質公園558處,其中國家地質公園281處。而貴州素有“古生物王國”“沉積巖王國”“喀斯特王國”的美稱,建有2個世界地質公園、9個國家地質公園。
本次論壇致辭環節對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意義作出闡釋。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同光表示,貴州形成了“地質保護促文化傳承、文化傳承支持綠色發展”的良性循環,積極構建多部門聯合保護機制,探索地質公園與文旅、康養、研學、特色農業等融合發展新路徑,融入全球地質保護網絡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工程師程紅表示,在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背景下,中國應以更高標準、更強擔當,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院士唐菊興說:“中國地質公園建設成就在保護地質遺跡、傳播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地質公園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4-2033)’目標高度契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區域辦公室主任夏澤瀚(Shahbaz Khan)也對中國在地質遺產保護以及開展跨國合作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給予贊賞。
主旨演講環節,國內外7位嘉賓圍繞“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在具有全球價值地質遺跡方面推動引領地質科學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貢獻”“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劃在國際交流合作和推動地質文化多樣性發展的積極作用”“我國地質遺跡資源服務自然保護地體系科學管理的積極作用”“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創新模式探索案例”“‘三疊紀’海洋生物化石的價值意義”“地質公園保護與發展、自然與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的案例”等核心議題發言,多角度展示地質公園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
高端對話環節,國內外專家、中國地質公園代表還圍繞“地球瑰寶的守護與共生——院士對話地質公園:解碼地學價值與可持續未來”的主題展開深度對話。
簽訂框架合作協議。人民網 陽茜攝
本次論壇成果豐富。貴州省林業局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發布中國世界地質公園精品研學線路。發布《詩畫中國世界地質公園》書籍。發布《“貴州三疊紀化石群”全球價值共識》,圍繞貴州盤縣、興義(中三疊世)與關嶺(晚三疊世)三大海生爬行動物生物群為主的三疊紀化石群近70年來的持續研究成果,展示生命演化的時空密碼,為全球促進地質遺跡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本次論壇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共同主辦,貴州省林業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辦公室共同承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