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解決臺灣問題,到底是和統還是武統,這個問題一直被大家從多方面去考慮和分析。
但是事到如今,討論這個問題已經是沒有任何意義了。
雖然我們總說“臺灣問題”是我國內政,但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講,臺灣問題的本質,就是中美博弈的延伸,解決臺灣問題,繞不開美國。
“和統”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臺灣地區沒有“和平統一”的先例:
明朝時期,沈有容三次收復臺灣,1602年的一個月內,先后擊敗入侵福建沿海村寨以及彭山洋的倭寇,1604年,以一己之力嚇退企圖侵占澎湖的荷蘭殖民者,1617年,帶兵全殲企圖在臺灣地區建立通商基地的倭寇。
沈有容雕像
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萬部隊,圍困臺灣島上的荷蘭殖民者長達九個月,荷蘭人不得不投降、
1683年7月,施瑯率兵向企圖割據臺灣的鄭成功之孫鄭克塽,并將其擊潰,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朝。
乾隆時期,臺灣地區天地會頭目林爽文發動起義,并在第二年獨立建國,乾隆派??蛋睬叭ソ藴?。
甲午海戰,臺灣地區被割讓給日本人,二戰后臺灣光復,實際上是中華兒女打敗了日本殖民者的直接體現。
歷史上臺灣幾次光復,都是以武力為前提,哪怕是如今我們的堅持的和平統一,也需要建立在一方軍事實力碾壓性優勢,或者已經把對方打服,才能迫使對方坐上談判桌。
如果追求“和平統一”,除了以上可能,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上世紀的局面。
當時雖然是國民黨執政,但是沒有完全被美國掌控,還有“一個中國”共識,并且“九二共識”也是大陸為和統做出最大讓步的體現。
如今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大陸去的人都已經不在了,他們的思想,也很少被保留下來,最重要的民進黨控制下的臺灣,已經推行了很久“去中國化”教育。
2024年12月,島內《國立政治大學研究中心》發布統計報告,其中在受訪者中,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2.5%,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超過60%。
在2400萬島內民眾中,只有12%的想回歸,27%的人希望維持現狀,超50%的人傾向“獨立”!
不論如何,客觀事實是要面對的,島內民眾大部分真實想法是“不統一”,這已經跟哪個黨派執政沒有關系了,哪怕是對北京比較友好,一直保持溝通的國民黨也一樣。
去年,侯友誼在參加選舉期間,就明確排除了和大陸進行統一談判或恢復該黨此前青睞的接觸政策的可能性,而是承諾和美國、日本合作,加強臺灣的軍事力量。
很明顯,他們知道民意在哪,不順應民意就沒有選票,就不可能執政,也就是說,“排斥統一”已經成了島內的政治共識,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解決臺灣問題,還是要順應歷史規律,要么“武統”要么“以武促統”,那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
首戰即終戰
馬英九曾提出提出,大陸“武統”的策略就是“首戰即終戰,一戰定乾坤”,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
而首戰即終戰除了考慮用最高的效率、最小的損失解決戰斗之外,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引起怎么樣的連鎖反應。
先說首戰即終戰,這樣的好處就是能避免長期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如此一來就會陷入被動局面,俄烏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實按照解放軍目前的水平,想要實現首戰即終戰并沒有多大的問題。
即便是以色列對伊朗這種戰略縱深較大的國家,都能做到對高層人員、軍事基地、機場、防空系統的短時間定點清除。
臺灣地區根本沒有戰略縱深,解放軍的偵查手段也很強大,摸清島內軍事力量部署,輕而易舉,畢竟現在一些博主,都能根據網友一張圖片的信息,明確從衛星圖中找到照片內容的位置。
在掌握島內軍事力量部署信息之后的定點打擊也很簡單,畢竟兩岸距離不遠,解放軍的精確武器也很多。
只要完成斬首行動,癱瘓其反擊能力,就能迫使對方坐上談判桌,從而避免長期戰爭給兩岸人民帶來的傷害。
這里我需要澄清一句,作者政治立場沒問題,以上提到的俄烏還是以伊,都是單從戰略的角度出發進行對比,而非將臺灣比作“國家”。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連鎖反應,畢竟亞太局勢是牽一發動全身的,即便我們能到首戰即終戰,也無法預測美日韓的動向。
美國會不會借此來一輪轟炸,給我們重建臺灣上點強度,或者說逼迫日韓下場,就算他們不在場,會不會為美軍提供后勤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朝鮮會不會瞅準機會南下?如果朝鮮南下,美國會做出什么反應,我們又當如何應對,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快速建立有效的行政機制
不管是“武統”還是“以武促統”,回歸后的臺灣就只能是“一國一制”,那么快速建立有效的行政機制就是很關鍵的問題了。
古話說“馬上打天下容易,下馬治天下更難”,這句話是一點都沒錯的,因為臺灣地區雖然小,但是情況卻十分復雜。
有既得利益集團、地方勢力、“臺獨”勢力、美國扶持的勢力,也會影響到當地的治理和發展,這在其他地區已經有了先例。
所以,如何保證穩住既得利益集團和地方勢力的情況下,又避免他們干涉治理工作,如何清除“臺獨”勢力并防止暗中增長擴大,如何避免外部干涉勢力的滲透以及破壞活動。
這都十分依賴行政機制,同時還有島內民眾的教育問題,如何清除島內的殖民痕跡和美西方思想影響,強化中華文化主體性,形成文化認同感,才能長治久安。
但是不管怎么說,解決臺灣問題都迫在眉睫,如果民進黨長期執政,必然會讓民粹主義愈演愈烈,到時候統一的難度就會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