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來源 / 節點財經
“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興年”,《喜達行在所三首》一詩中,杜甫借“中興”表達了對國家復興的期望。
宋人王觀國在其所著的《學林》中這樣解釋“中興”:中興者,在一世之間,因王道衰而有能復興者,斯謂之中興。
千百年來,“中興”二字承載著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發憤自強的精神內核。
四十年前(1985年),侯為貴創立中興通訊,以“中興”為名,從研發和生產電話機、交換機到4G標準制定,5G前瞻引領,在信息通信領域持續攻克壁壘、助力國家產業振興。
如今,年至四旬的中興通訊,依然懷揣著中流擊楫的斗志,果斷擁抱新周期,以“連接+算力”為支點,在AI浪潮中奮力“劃漿”,在自我進化和價值創造中開創新局。
01 在AI航道奮力“劃槳”
成立至今,進化一直是中興通訊的主旋律,也是其基業長青的密碼。
2022年底,OpenAI發布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迅速在全球引發一場人工智能技術革命,也點燃了科技巨頭競逐AI的“火把”;
2023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以高效推理能力和低成本訓練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加快AI走入千家萬戶、落地千行百業的進程。
隨著大模型進入關鍵應用期,AI產業鏈上各環節的訴求井噴式爆發,催生前所未有的商機。IDC預測,2028年全球AI 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超32%。
在這一背景下,中興通訊立足“連接+算力”,以智算作為戰略主航道,向著 “成為網絡連接和智能算力的領導者” 的愿景目標堅定邁進,致力于成為“極致的AI公司”。
中興通訊首席發展官崔麗指出:“AI技術的演進以及深化應用,將推動智算中心建設和消費端業務增長,同時帶動網絡建設的增長,成為驅動未來3-5年ICT行業攀升的核心引擎,為中興通訊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在《節點財經》看來,中興通訊對AI的錨定,與國家對相關產業的規劃高度契合。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便是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
將AI作為核心支撐,中興通訊絕非單純地停留于技術研發和產品發布,而是構建了貫穿行業賦能與消費場景的雙輪驅動體系。
一方面,深耕行業智能化沃土。
依托數字星云 4.0 平臺,中興通訊打通 AI 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讓智能真正生長于業務土壤之上,實現更好用、更聰明的AI。
中興通訊深入洞察各行業數智化轉型需求,聚焦高價值場景,通過技術革新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打造100多個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方案。通過數字星云4.0助力行業客戶突破傳統生產要素的物理限制,拓展生產邊界、創新生產空間。
另一方面,重構消費者智能體驗邊界。
在終端生態領域,中興通訊以全系列、多形態的AI 產品為支點,將AI手機打造成連接智能生活的核心入口,通過星云 AIOS 系統,構建起 "人 - 車 - 家" 互通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態,以AI語音為紐帶的多模態交互體驗,重新定義人與智能設備的溝通方式。
這種"技術溫度+場景穿透"的獨特模式,讓AI不僅僅是響應指令的工具,更蛻變為可感知、可觸摸、會決策的新型物種,讓每個用戶都能在智能時代收獲效率提升、情感滿足與功能拓展的多重價值。
中興通訊向《節點財經》表示,隨著智能體時代的到來,中興通訊終端業務將迎合用戶的使用場景和需求,豐富智能體矩陣,不斷融合意圖識別、屏幕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等先進技術,擁抱A2A、MCP等開放生態,提升智能體的智能水平,為消費者帶來更全面、更智能的 AI體驗。
目前,中興通訊面對行業形勢的“光速”變革,已經顯現成效。
2024年,中興通訊政企與消費者業務雙引擎發力,營收占比擴大至42%,顯示出在過去幾年積極轉型的推動下,中興通訊業務布局持續優化。
02 為產業智能化發展筑基
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說過一句話:“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皆與魔法無異,但真正的魔力在于它如何改善生活。”
同理,賦能產業、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才是技術的真諦,也是科技界的普遍共識。
AI時代,中興通訊和伙伴一道,為產業智能化發展筑基,為行業數智化升級、企業長線作戰注入新動能。
醫療領域,中興通訊聯合河北移動及三甲醫院推出的腫瘤細胞診斷應用,基于AiCube 智算一體機構建本地化解決方案。
《節點財經》獲悉,通過集成 DeepSeek Janus-Pro 多模態模型與醫療專業模型,該系統可在分鐘級完成病理切片分析,使浸潤深度、良性分類等核心指標準確率超過 95%,神經受侵分析準確率達100%。
相較于傳統人工閱片需要數天甚至半月的周期,AI診斷效率大幅提升,且私有化部署有力保障數據安全。
電力領域,中興通訊圍繞發電、電網業務場景需求,以超融合基礎設施+數字星云為基石,搭建了低成本的電力邊緣算力底座,實現感知、算力、應用的深度融合。
以中興通訊和重慶電信、重慶電力共同打造的5G 聯合創新實驗室為例。
在實驗室進行行業洞察、技術研究、實驗仿真和標準指定,并在重慶市建設省級廣域切片專網,利用聯合實驗室進行多種電力終端通信接入測試,制定終端接入標準,孵化 12 款電力專用終端,建設聚類負荷智慧互動平臺,遙控點覆蓋全市1670個,可調節負荷資源池達到135 萬千瓦,使調度響應從日級轉變為分鐘和秒級,有效補足重慶市用電缺口。
同樣的改變,還發生在礦山、金融、政務、教育等多個領域。
就拿礦山來說。過去,光線昏暗、浮塵彌漫的礦山,疊加惡劣的采掘環境、落后的設備和經年累月高強度的工作,使不少作業工人都患上了風濕、耳鳴等職業病,更甚者,還可能遭遇瓦斯、透水、機械故障等危害生命的意外。
近期,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中標陜西神木市能源局智慧能源煤礦AI項目,該項目利用新支點操作系統與 GoldenDB 數據庫構建自主可控平臺,平臺集成AI大模型,可提前識別、預判瓦斯泄漏、煤塵爆炸、礦井坍塌、違規操作等數十種風險,實現陜西省神木市能源局對煤礦及重點非煤礦山關鍵地點、重點部位重大風險的實時監測、及時識別和精準研判,形成“互聯網+AI監管監察”的創新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模式,提升礦業重大災害風險防控和安全生產的能力,為作業工人保駕護航,也為礦區安全生產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模板。
上述例子只是中興通訊AI事跡中的個別擇錄,但管中窺豹,我們仍然能感受得到,它每一次的腳踏實地,都在為產業帶來顯著的技術革新紅利,并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增益。
比如,在研發領域,中興通訊自研星云編程大模型,實現代碼補全、邏輯推理、跨語言轉換、研發效能分析等,推動整體研發提效10%;工業生產領域,星云工業大模型幫助企業將智能排產周期從12h縮短至1.5h;通信領域,大模型助力網絡運營降本增效,實現能效提升10%-15%。
標桿案例和直觀數據,較大程度印證了中興通訊AI技術在效率、精度與價值創造層面的實效性和貢獻。
同時,中興通訊的舉措也在持續反哺自身發展。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興通訊實現營收329.7億元,同比增長7.8%。
03 種子早已埋下
"科技舞臺上的高光時刻,往往源自背后漫長的堅守"。每一項新技術的問世或范式迭代,都離不開無數研究者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執著探索和潛心鉆研。
中興通訊對AI的篤行,亦如是。據《節點財經》了解,2024,中興通訊研發費用240.3億元,占營收比例約20%。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公司累計研發費用達到1,170.7億元。
把視線拉的更長,從2004年到2024年,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增長超過10倍,穩居全球信息通信產業的第一陣營。
作為對比,一般而言,A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僅占到營收的5%至10%。
截至2024年年底,中興通訊的研發人員總人數約33,000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重在48%以上。也就是說,在中興通訊,有將近一半都是研發人員。
對研發的重視和慷慨,為中興通訊高質量專利布局和知識產權轉化打下堅實基礎。
近期,中興通訊發布《中興通訊創新與知識產權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系統梳理公司40年來的創新實踐與知識產權成果。
《白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興通訊已在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專利覆蓋,累計申請全球專利9.3萬件,授權專利4.8萬件,發明專利占比超過90%,包括有線通信、無線網絡、云計算、數字能源等通訊核心技術領域,以及AI全棧技術、無源光網絡芯片(PON芯片)等新型領域。
而在AI領域,中興通訊申請的專利超過5000件,涵蓋硬件加速、智能終端、通信優化等多個方向。
國家知識產權局歷年統計數據證實,中興通訊自2010年開始每年度國內發明授權量超過1300件,在2010年至2023年連續13年位居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TOP10。
這些沉淀后的“精華”為中興通訊自身的行穩致遠埋下因果,也是其在全球范圍內分享、收獲創新成果的前提,向世界傳遞中國競爭力的底氣。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成為ETSI、ITU、CCSA等國際標準化組織知識產權工作組的核心成員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標準必要專利工作組的常任理事,不斷在全球規則制定的關鍵位置上展示中國實力,發出中國聲音。
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當種子掉到泥土里時就決定了。
于中興通訊也一樣,種下埋頭耕耘,日拱一卒的因,進而持續書寫向遠、向深、向高的新篇章。
企業的成長密碼總是藏在日日不輟的匠心與抬頭追光的遠見里——向下扎根時有多堅定,向上生長時就有多從容。
從通信基建到AI浪潮,中興通訊始終以“日拱一卒”的韌性和敢于突圍的勇氣、信念,在科技場上馳騁、開拓。
不惑之年,既是年輪的圈數,也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如今,當全球產業智能化加速,中興通訊早已不是追隨者,而是手握9.3萬件專利的“破壁人”——用算力連接未來,用AI重塑千行百業。
下一個十年,相信中興通訊的枝葉必將更茂,因為“中興”二字,從來不只是名字,而是一場關于進化的永恒征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