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時光足以讓青絲染霜,當姚一飛的父母在茫茫人海中終于尋回骨肉時,那份劫后余生的慶幸本該是圓滿的句點。然而,這對父母選擇將孩子被拐賣的經(jīng)歷深埋心底,試圖用沉默為孩子筑起一道保護的屏障。這份苦心可以理解,卻無法消解一個社會共識——犯罪的真相不應(yīng)被善意的沉默所掩埋,法律的正義必須穿透所有溫情的迷霧。
姚一飛父母的選擇,折射出無數(shù)尋親家庭難以言說的困境。他們害怕揭開傷疤會讓孩子再次受傷,擔(dān)心輿論的關(guān)注會打亂孩子剛步入正軌的生活,更憂慮公開過往會引發(fā)一系列未知的風(fēng)波。這種“為了孩子好”的心態(tài),某種程度上成為了默許犯罪行為的溫床。但他們或許未曾意識到,對犯罪的沉默從來不是真正的保護,而是讓更多潛在的受害者暴露在風(fēng)險之中。每一個被掩蓋的拐賣案件,都在變相鼓勵人販子的僥幸心理,都在削弱整個社會對兒童安全的防線。
在姚一飛的案例中,被遮蔽的不僅是個人的苦難史,更是一條完整的犯罪鏈條。從將孩子從父母懷抱中強行奪走的人販子,到明知來歷不明卻為其辦理戶口的公職人員,再到未履行法定報告義務(wù)的養(yǎng)父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在挑戰(zhàn)法律的尊嚴。這些人或許從未想過,他們的每一次違規(guī)操作、每一次視而不見,都在制造著無數(shù)家庭的破碎。而當這些犯罪行為因為“孩子過得好”而被選擇性遺忘時,法律的威懾力將蕩然無存,公平正義也將淪為一句空談。
兒童拐賣從來不是簡單的個體悲劇,而是一場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公共危機。根據(jù)公安部數(shù)據(jù),近年來全國拐賣案件破案率雖有提升,但每一起未破案件背后,都是家庭無盡的等待。若因“受害者現(xiàn)狀尚可”就放棄追責(zé),那將徹底消解無數(shù)打拐工作者的努力,讓《刑法》對拐賣犯罪的嚴厲制裁淪為虛設(shè)。那些仍在尋找孩子的父母,那些在黑暗中等待解救的孩子,都在期待法律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正義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缺席,更不會因為個體的妥協(xié)而褪色。
真正的善良,不是對罪惡的妥協(xié),而是讓每一個加害者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真正的保護,不是用沉默包裹傷痛,而是通過法律的利劍斬斷犯罪的根源。姚一飛父母的隱忍值得同情,但法律的尊嚴不容踐踏。唯有讓每一個參與拐賣鏈條的人都受到應(yīng)有的懲處,才能讓更多家庭免于離散,讓“天下無拐”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份責(zé)任,需要全社會共同承擔(dān);這份正義,值得我們用最堅定的態(tài)度去捍衛(wèi)。
https://m.toutiao.com/is/XOWaUuKFeyQ/ - 2歲男孩姚一飛被人強行搶走,父母苦尋兒子23年 終于團圓回家,想起尋子路上的艱難和點滴,媽媽抱緊兒子大哭,不斷撫摸兒子臉頰。#團圓行動 #姚一飛 #尋子 #回家 - 今日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