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幾年,其實你會發現一個很可怕的事實:
并不是只有我們的經J遇到困難, 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財富出現問題,而是全球所有的國家都停滯不前。
有數據顯示:
全球私人凈財富總額近幾年下降了2.4%,人均財富縮水了3.6% 相當于每個人的財富縮水了3200美元(約為2.33萬人民幣)
不僅曾經主導世界的霸主美歐國家中產財富萎縮;
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比如金磚國家比如東盟國家,居民財富也在縮水。
為什么會出現全球公民統一的財富萎縮?
我認為根源在于——
過去這幾十年用債務推動發展的模式,無法延續下去了
二戰之后,在美國的主導下,全球開始進入債務發展模式。
印錢就能發債,發債就能有錢,有錢就能消費,消費就能有GDP。
老美把這套債務游戲玩得出神入化,蘇聯就是因為沒有跟上,傻傻地不肯大肆印錢搞債務經濟,才最終被淘汰掉。
但是,任何發展模式,都是有邊際的。
債務是要還的,終歸會有臨界點。
走到今天,所有國家包括美國自己,都已經把債務拉到了最高點。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最新報告顯示:
2024年全球公共債務規模突破102萬億美元,達到了歷史峰值,其中美國占了三分之一。
正常來說,當債務太高的時候,要解決債務問題,就得提高收入,加快還錢的速度。
但是,顯然老美現在選擇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
繼續擴大債務規模。
就在昨天,老美今年最重要的一個大錘終于落了地。
眾議院通過了懂王的大美麗法案,只待懂王簽署后就可以正式頒布法案。
懂王這個大美麗法案最核心一條,就是繼續增加3.4萬億的債務。
法案的通過,證明老美整個精英階層已經不打算好好解決債務問題了。
繼續擴大債務經濟的規模,繼續吹美債的泡沫,把全球都拖下水,是他們最后的選擇。
這個選擇我認為對于全球經濟來說非常的危險。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債務是有周期的。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經濟周期,但可能很少人聽說過債務周期。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奧,把一個大的債務周期分為了5個階段,時間長度大概跨越80年。
這5個階段分別是:
1、穩健貨幣階段
2、債務泡沫階段
3、頂峰階段
4、去杠桿階段
5、大債務危機消退
這5個階段,顯然能和現實對應。
美國債務周期的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的50-70年代。
這個階段美國和全球都在執行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和黃金掛鉤,手里有多少黃金,才能印多少錢。
所以那個時候老美沒法無底線印錢,貨幣增長速度比較慢,債務也不高。
第二個階段是在1970-2000年前后。
這個時間段,美國因為貿易赤字越來越大,黃金儲備越來越少,開始利用霸權耍賴擺脫布雷頓森林體系。
沒有了黃金的限制,老美開始大規模印鈔,同時伴隨著蘇聯解體,老美國力越來越強,債務規模越來越大。
第三個階段頂峰階段是2000-2021年。
這個階段之所以說是債務頂峰階段,是因為兩個事件。
首先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了平穩度過危機,老美持續擴大債務規模,增加了6.39萬億美債,
其次就是2020年的Y情,因為需求下降經濟衰退,老美兩年增加了8萬億的美債規模。
這兩個黑天鵝事件,導致美債的債務在這個階段達到了頂峰。債務規模已經遠遠超過GDP規模。
第四個階段去杠桿階段,此時此刻我們正在經歷。
在這個階段,不同國家,選擇的道路完全不同。
有些國家選擇的是按照正常周期規律運行。
比如我們就是在去杠桿,所以這幾年大伙都在辛苦還債、降低債務規模。
一旦這個去杠桿階段順利度過,那么我們就會進入到第五階段 ,債務消退,新的平衡達成,新的周期開啟。
但有些國家比如美國,顯然 選擇了不去杠桿,繼續發債,繼續玩債務泡沫 。
所以為什么我一開始說美國的選擇很危險,是因為 老美這樣做完全違背了債務周期的規律。
而美國又是全球最主要的負債國家,債務規模最大,一旦它違背債務周期的規律,會放大全球經濟危J的沖擊力。
而沖擊力最顯著的標志,就是 美元的貶值。
因為美元幣值,會直接影響到全球資產的定價和資金流向。
從今年開始,美元開啟了新一輪大貶值。
目前為止,今年美元已貶值10%。
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
自從美元成為全球第一支付貨幣之后, 美元指數經歷過3次大幅下跌。
第一次是 1971-1973年 ,美元與黃金脫鉤,這一次美元 貶值幅度達到25% 。
第二次是 1985-1987年 ,美國和日本簽署廣場協議,主動干預貶值, 貶值幅度48% ,是歷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貶值。
第三次是 2006-2008年 ,因為美國 次貸危機的 爆發,美元兩年時間 貶值21% 。
大家應該注意到了,歷史上美元這3次大幅貶值,可以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 美國自己主動貶值 。
比如1985-1987年廣場協議這一次,就是主動貶值;
另一種情況是 經濟危機導致的被動貶值 。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及08年金融危機這兩次貶值,都是因為經濟衰退被動貶值。
而今年這一次貶值,你會發現它兩種情況都不符合,和之前3次貶值都不一樣。
它不是單純的主動也不是單純的被動貶值,而是 主動+被動因素結合在一起的貶值。
一方面,在全球經濟出現衰退的時候, 美元信用遭遇到80年來最大的危機,國際市場不再信任美元 ,美元被動貶值。
另一方面,懂王為了降低債務利息支出, 退出大美麗法案有意識地主動增加美債規模 ,所以美元存在主動貶值的元素。
在被動和主動因素的影響下,再加上當下美債的債務周期已經到了第四階段,已經是強弩之末。
美元這一輪貶值的幅度,我相信可能會創下歷史新高。
貶值幅度可能不是20%,也不是40%,而是50%。
前面已經說了,今年美元已經貶值了10%。
如果美元真的照著50%的幅度去貶值的話,就意味著接下來美元可能還會有貶值40%。
這么大的貶值幅度,必然會帶對資本市場帶來大的沖擊, 尤其是美元資產,可能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
可能很多手里持有美元資產的朋友會不以為然,因為最近美股又再次創新高了,所以很多人會認為:
越是唱衰,美元資產越漲。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歷史上那些在危機中大幅下跌的資產,在危機來臨之前,都會經歷一輪超級瘋狂的上漲。
如今巴菲特、達利奧這些老美的投資高手,手上持有的現金規模越來越大,這絕對不是一個尋常的信號。
更何況,債務問題是美元資產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就會砍下來。
因此,此時此刻, 我建議大家可以趁著高位盡可能減少美元資產的配置 。
把一部分資金放在那些能夠對沖美元風險資產的 避險資產 上面。
比如 大宗商品貴金屬 、比如一些 能夠獲得高息的股票 。
最近你看大A,漲得最猛的是什么股票?
是 銀行股 。
為什么銀行股一直在上漲?
幾乎每個銀行股都達到歷史高位?
就是因為資金都看準了 銀行股有高股息、有高分紅 。
從大A資金看中高股息都跑去銀行股這個現象就能看出來, 現在市場上的資金,都把避險當做第一需求。
市場趨勢如此,你也不能違背,只能順應趨勢。
如果你覺得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大,風險還是有點高。
那也可以考慮 把手里的閑錢存起來,把資金放在儲蓄型資產里面吃息 。
關于具體哪些資產機會適合當下避險的需求?如何存錢能夠穩定吃息?如果是風險資產要怎么配置?
這些大家比較關注的關鍵問題,今晚我們會有一場公開直播詳細跟大家解答,想了解的可以點擊下方預約直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