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 彭冰
7月2日,由長春市總工會聯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局、畜牧業管理局共同主辦的第二屆長春鄉村工匠系列技能競賽,在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工匠學院)圓滿落幕。
本屆競賽包含動物疫病防治員、農業植保無人機駕駛員兩項市級一類競賽。自6月啟動以來,經過全市15個縣(市)區、開發區的逐層選拔,69名來自一線的農業技術工作者參與決賽角逐。賽場上,選手們分秒必爭、精益求精,用精湛技藝詮釋著新時代鄉村工匠的風采。
據介紹,競賽著眼于長春建設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高地發展戰略,聚力通過以賽帶訓、以訓促賽鍛造一支“懂技術、精技能、善創新”的高素質鄉村工匠隊伍。在競賽的內容和標準上,項目設置嚴格對標《動物疫病防治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其中,動物疫病防治員競賽涵蓋豬瘟疫苗免疫注射、雞體解剖采樣等5項核心操作;植保無人機競賽則聚焦遙控器精準調試、全自主航線規劃作業等5個實操場景,系統檢驗選手運用現代農業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自2022年以來,長春市總工會已圍繞7個農業關鍵領域舉辦賽事,累計吸引754名技能骨干參賽,培養高技能人才207名。本屆競賽將動物疫病防控與智慧農業植保技術納入體系,精準對接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生物安全與智能裝備應用兩大核心需求,實現了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作為長春工會“農賽驅動、培訓賦能、資源整合、品牌引領”助農體系的關鍵環節,本屆競賽深度嵌入“培訓-競賽-提升”三位一體育人鏈條。年初啟動的鄉村工匠職業技能培訓覆蓋8大領域超千人次,為競賽輸送了優質選手。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技能大賽既是對前期培訓成效的實戰檢驗,更是技能人才同場競技、脫穎而出的重要舞臺。這種培育模式成效顯著,2024年農機駕駛員市賽第3名選手參加全國競賽榮獲二等獎,創歷年吉林省最好成績;同屆農產品食品檢驗員市賽前五名選手在全省競賽中包攬第2-4名。
同時,市總工會持續深化“勞模+專家”助農服務機制,聯合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組織30余名勞模專家深入生產一線開展精準幫扶。在九臺區稻田示范基地、雙陽區規模養殖場等多個代表性區域,勞模專家團隊聚焦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和科學疫病防控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繼續完善鄉村工匠培育體系,瞄準智慧農業、綠色生產、精深加工等前沿領域增設賽項,擴大競賽覆蓋面和引領力,聯動高校、企業推動競賽標準進課堂、成果進生產,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并持續健全跟蹤培養機制,搭建成長平臺,落實禮遇政策,讓技能人才有地位、得實惠、受尊重。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