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圈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體重每下降一公斤,馬拉松成績提高三分鐘”。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有吸引力?可現實真有這么神奇嗎?
雖然現實可能沒有傳言中那么夸張,但體重對跑步成績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不過這里所說的“一公斤”,在我看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一公斤脂肪”,而不單純是體重。
畢竟大家都聽過“長跑瘦如猴,短跑壯如?!?/strong>這句話。
你仔細觀察那些精英跑者或者馬拉松專業運動員,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外在特征——精瘦精瘦的。
說白了,就是他們的體脂率非常低。
相關研究統計顯示,男子馬拉松運動員的體脂率平均在10.3%,女子馬拉松運動員的體脂率平均在15.2%。
這體脂率到底是個什么狀態呢?
咱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張體脂率對比圖,你也能對照著看看自己的身材大概處于什么水平。
由此可見,想要在跑步時跑得快、跑得好,較低的體脂率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控制了體重,跑步能力就一定會提升,除了降低體脂率和控制體重之外,力量訓練也至關重要,它可是保障跑步成績有效進步的基礎。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跑步的理想體重,下面給大家提供兩張“男女身高對應的馬拉松最佳體重”表,各位跑友可以參考一下。
不過,對于大眾跑者來說,除了參考表格數據,我們還可以通過公式來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
如何計算呢?
男性:身高(厘米)/2.8
女性:身高(厘米)/3.3
舉個例子,如果一位男性跑者身高170厘米,那么他的跑步標準體重就是170÷2.8≈60.7kg。
算出標準體重后,再和自己現有的體重對比一下,就能知道自己是需要增肌還是減脂啦。
如果你需要減脂,那可千萬別只單純地跑步或者只想著減重。
最好的辦法是將跑步和力量訓練結合起來,同時,飲食計劃也要及時調整,當然如果你的體重離標準體重相差比較大,或者本身基數就大,那一定要量力而行。
比較好的方式是根據自己的低心率來跑。
簡單來說,就是以能“正常交流說完整話”的狀態去跑。這樣既能保證運動效果,又不會讓身體過度疲勞。
要是你需要增肌,可千萬別簡單地理解為增重。
不然一不小心,增加的可能就只是脂肪含量,即便達到了標準體重,對跑步訓練也沒什么好處。
增肌的關鍵在于多做力量訓練,通過刺激肌肉纖維,讓它變粗,從而達到整體肌肉維度變大的效果。
總之,跑步和體重之間需要我們找到其中的平衡,通過合理控制體重、降低體脂率、加強力量訓練以及調整飲食,我們都能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跑越遠,越跑越好。
現在,趕緊算算自己的跑步理想體重,看看自己達標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