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誠的招牌在影視寒冬也遇冷了,由其編劇并監制的懸疑新作《惡意》以一組冰冷的數據開場了:首日排片19.8%卻僅收獲12%的票房占比,票房僅收2081萬,上座率不足6%,創下陳思誠參與作品近十年最慘淡開畫成績。
更殘酷的是,因首日表現萎靡,次日排片被攔腰砍至14.8%,貓眼票房預測已從最初的10億級斷崖式下調至2.02億,燈塔數據更悲觀預測僅1.67億,與陳思誠過往作品對比,《惡意》可能刷新陳思誠導演生涯的最低票房紀錄。
崩盤式開局:數據全線潰敗
作為陳思誠團隊繼《消失的她》后再度瞄準社會痛點的懸疑力作,《惡意》以"網絡暴力"為切口,構建了五重反轉的敘事迷宮。按道理,這一類的現實懸疑題材很容易在觀眾中殺出重圍,但事實上卻相反。
盡管點映期間以3000萬票房和8萬“想看”人數制造了熱度假象,正式上映后卻以上座率僅5.7%的現實打破幻想,遠低于同期《侏羅紀世界:重生》的15%以上。
而主演張小斐從“133億票房女主”跌落神壇。影片宣傳主打其轉型之作,但觀眾并未買單,爭議直指她“缺乏單飛扛票房能力”。
這種頹勢在同期電影市場中尤為刺眼,雖然有同日上映的《無名之輩2》以不足千萬的首日票房做墊底,但在好萊塢大片《侏羅紀世界:重生》即便口碑口碑崩壞仍舊以4天2.36億票房領跑暑期檔,《名偵探柯南》劇場版憑借粉絲效應逆襲至單日2500萬的對比之下,《惡意》在排片占比仍超14%的情況下,顯得尤為慘烈。
口碑撕裂:點映狂歡vs正式場冷感
點映階段,《惡意》一度口碑爆棚:貓眼9.5分、微博大V推薦度97%,曾被譽“懸疑片新標桿”,帶著陳思誠和張小斐擁有強大實績的號召力標簽之下,本以為能一路狂歡到底。沒想到的是,正式公映后,普通觀眾評價顯露出另一面:
影片主打的社會議題與懸疑反而成了最割裂的部分:五重反轉的罪案主線被網絡暴力批判擠壓,有觀眾直言“說教感太重”,懸疑愛好者認為推理薄弱。再者,影片存在精英敘事困境:試圖通過"彈幕監獄""算法繭房"等隱喻解構流量時代,但過于密集的文學化臺詞(如"一粒塵埃不足懼,千萬塵??稍嵘胶?)讓普通觀眾產生疏離感。片中“惡母誣陷護士”等情節被批“加劇社會對立”,部分觀眾認為影片“為煽動情緒犧牲合理性”是極端化敘事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