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troR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培養單位:國家天文臺
你知道你有多少顆牙齒嗎?都已經2025年了,不會還有人不知道吧!
好吧,如果真不知道,趕緊照著鏡子或拿舌頭舔著從門牙開始向兩側數。成年人應該有28~32顆恒牙,還沒換牙的小朋友則應該有20顆乳牙。
數一數你有多少牙 / 圖片來自網絡
聰明的你應該發現了,這幾個數字都是4的倍數,那是因為人類的牙齒可以根據上下左右分為4個象限,正如初中數學學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描述。
成年人的一個象限一般有7或8顆恒牙,這多出來的一顆便是第三磨牙——俗稱“智齒”(wisdom teeth)。
有人可能發現,自己沒有長出來的智齒,或者只有一兩顆冒出個小尖尖;也有人可能4顆智齒完全長出來了,正好32顆。那么你可能有了第一個問題:智齒意味著“我”要有“智慧”了嗎?
表情包來自網絡
“智齒”為何叫智齒?
智人(就是我們)的恒牙根據結構形態和功能特性可以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類。我們的大門牙和它旁邊的牙為切牙,主要用于切割食物。從門牙開始編號的第三顆牙為尖牙,俗稱犬齒(不要說狗牙啦),用于穿刺和撕裂食物。尖牙后面的兩顆(即4、5號)是前磨牙,又稱為雙尖牙,主要功能是協助尖牙撕裂食物,并可以搗碎食物。最里面的三顆(編號6、7、8)就是負責磨細食物的“大牙”,即磨牙。
恒牙的名稱及萌出時間 / 圖片來自網絡
回憶一下大家小時候換牙的時間——智齒想必是最晚萌出的恒牙,一般都到了20多歲——即“有智慧的年紀”才萌出,并不是長了智齒就代表真的有智慧哈哈哈。
不過對于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智齒萌出,他們就是沒有智齒困擾的“天選之人”嗎?這我們就要從原始人老祖宗的牙開始談起了。
“臉盤子”越來越小的苦惱
海德堡人下頜骨 / 圖片來源Museum of Karlsruhe, Inv. 2008/755
這是至少60萬年前就生活在非洲、歐洲和西亞的海德堡人的下頜骨。海德堡人屬于舊石器時代的直立人(猿人),早于歐洲的尼安德特人。
數一數最里面的磨牙數量你就會發現最里面的大牙就是智齒。這個原始人的智齒長得還真周正,甚至后方空間還不小,就是牙齒磨耗太嚴重。
同樣是直立人,距今65萬年前陜西藍田人的牙齒也是如此,牙冠的多一半都被磨損了,這說明原始人的食物多為堅硬粗糙質地。
藍田人的下頜骨 / 圖片來自 藍田猿人遺址博物館
原始人粗壯的下頜骨、粗大的牙根配合發達的咬肌使得他們可以咀嚼堅硬、粗糙、大顆粒的食物。較晚萌出的智齒則可以為原始人們提供可替換的“新牙”來彌補一部分磨牙的損耗,畢竟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也知道,要咀嚼硬東西還得靠里面“大牙”。
但是,隨著人類學會了直立行走、石器以及更關鍵的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變細,人類的咀嚼器官及咬合力逐漸變小,腦容量在不斷變大,下頜在不斷縮小。
到了新石器時代,即距今大約1萬年左右到4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實現了定居生活并開始發展農畜牧業。他們的生存條件與飲食習慣與現代人類也越來越很接近,于是也會遇到智齒萌出受阻的問題。用專業的術語,就是第三磨牙阻生。
新時期時代的第三磨牙阻生 / 圖片來自 《口腔醫學人文》
雖說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的“大臉盤子”越來越小,牙齒為了適應頜骨的退化和咬合力的減少,形態也在縮小,但終究沒有趕上現代人生活的變化。如今人們的飲食更加精細挑剔,頜骨空間不足導致的牙齒阻生、牙列擁擠愈發常見。
現代人的智齒問題
如今,我們已經不再像我們的祖先需要智齒來咬碎食物,它卻總想惹是生非。智齒就是最常見的阻生牙,這里的阻生即代表牙齒受到阻礙不能正確萌出。如果你發現了你有智齒長出,可以根據下列條件初步判斷智齒該拔還是可以不拔:
1. 長得非常周正的智齒,完全直立萌出,不是東倒西歪的;
2. 有對位咬合,即上下牙能對上;
這種就是上頜智齒過度萌出,下面沒有對位的,導致了潰瘍 / 圖片來自 twinkledental
3. 不影響鄰牙,自己也沒有齲壞疼痛、牙齦發炎紅腫的;
4. 平時不容易塞牙,藏污納垢引發口臭的。
以上條件都滿足的才是完美智齒~條件如此苛刻,如果你拿不準就去醫院問問大夫吧。
如果表面上看不到有長出的智齒,也不代表你就是智齒進化“先天圣體”根本沒有智齒的幸運兒——也可能只是它還潛伏在骨內沒有萌出。所以你也可以去找醫生拍X光片看一下,畢竟也有可能像下面這個例子,“躺平”的智齒已經在悄悄侵蝕鄰牙了。
阻生智齒已經引起了第二磨牙的牙根吸收 / 圖片來自 twinkledental
還有一種可能是它雖然在骨頭里歲月靜好,我們也不確定它會不會什么時候出來作妖,甚至變成頜骨內的囊腫——真正的“定時炸彈”。
術前CT顯示的智齒和囊腫 / 圖片來自賀振永的博客
當你終于聽從了醫生的建議下定決心長痛不如短痛,打算拔之以絕后患的時候,下面是給同學們的一些心理建設。
拔智齒也沒有那么可怕
智齒的異位阻生多種多樣,有的是新手友好型智齒,2分鐘輕輕松松拿掉;低位阻生要復雜一些,因為它們藏匿得更深,需要醫生“削骨”才能取出,根據醫生水平可能要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神級智齒則得去醫院住院手術了。
截圖自B站up主 醫學科普聯盟
誒,同學你不要被嚇跑啊!下面我們抓幾個拔過智齒的同學采訪一下,看看大家怎么說:
那天下午,我嘴里消失了兩顆牙,一顆是智齒,另一顆也是智齒。一顆拔了兩分鐘,另一顆拔了兩小時。從天亮拔到天黑,硝煙彌漫……
在某top2校醫院拔智齒的J同學
第一次拔牙確實有些緊張,全程閉眼,想象著醫生的牙鉆和大錘,還是有比較明顯震動感和敲擊感。但其實放寬心就好,因為并不是特別的痛。(如果你覺得有些痛,就讓醫生補麻藥。)
在懷柔某醫院拔智齒的H同學
半小時拔完一側的兩顆牙。麻藥消退前一點都不疼,疼了也有止痛藥,甚至拔完了四顆還想再拔?!
在北京某口腔醫院拔智齒的R同學
其實還好,筆者就是四顆智齒都存在的未進化完全體,拔完智齒后臉腫、吃飯不便都是暫時性的問題。所以這里借用一位朋友對同學們的建議:
當你準備去拔牙的時候,記得吃飽喝足保持體力(畢竟下一頓不一定何時能吃上了),帶上證件與money(牙可能不疼了,但是心疼錢包)以及更重要的,充滿勇氣的心再上路。
最后提醒大家需要注意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有風險!!具體病例具體分析,請及時就醫并遵醫囑。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口好牙~
參考文獻:
[1] 邱蔚六. 口腔醫學人文[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2] 何三綱. 口腔解剖生理學[M]. 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3] Don Hitchcock, Homo heidelbergensis. [EB/OL]. [2024-10-04]. https://www.donsmaps.com/heidelbergensis.html.
[4] astroR2. 口腔 / 你可能感興趣的十個口腔問題[EB/OL]. 知乎, 2024-03-22[2024-10-0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1405937
編輯:余蔭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