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有句歌詞這么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用在喉嚨不舒服的人身上,絲毫 不違和。
明明平時也不是餐餐要吃辣,
一喉嚨痛沒放辣子的飯菜突然就不香了;
明明也沒有經常吃炸雞薯條,
一喉嚨痛腦海里無限回放咯嘣脆的滋味;
明明各家奶茶早已經喝膩了,
一喉嚨痛滿心滿眼都盼著來杯奶茶“續命” ...
喉嚨痛雖然是小問題,但身為患者卻經常被叮囑“忌口”各種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太太太難受了。
其實,在醫生叮囑的這些要“忌口”的食物中,有些真不宜吃,有些則不必限得那么死。喉嚨痛并不意味著只能清粥小菜,下面這些都是可以吃的。
?奶茶
正如截圖中的醫生所言,喉嚨痛時奶茶還是可以喝的。而且,沒準喝完還可能更舒服。 為什么呢? 不是說吃甜 食 生 痰 嗎 ? 喉嚨豈不會 更不舒服 ?
首先,吃甜的生痰這個說法,其實并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放到現實中,其實更多是看個體差異,有人吃一點就覺得喉嚨黏糊糊,有的人吃多少都沒感覺。 而 即 便甜食真的更容易 刺激 唾液、呼吸道黏液 的大量分泌, 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理論上來說這些黏液可以給咽喉部覆上保護層,可能對局部起到舒緩的作用(簡而言之——“潤喉”)。 例如蜂蜜水也是糖水, 但 目前 科學證據 卻表明,蜂蜜 有助 于緩解(>1歲兒童 ) 呼吸道刺激 , 減緩 咳嗽 。 奶茶雖然 配 料 復雜 得 多,沒有證據說明有益 ,但同樣也沒說有害,大多也不含 易刺激 嗓子 的細小顆粒。
所以,如果你喉嚨痛時就想喝奶茶,那喝一點問題也不大(喝多容易胖、且攝入咖啡因可能影響休息),怕喝完嗓子黏黏糊糊的,來口水清清嗓子也行。
?冷飲、冰棒、冰淇淋
雖然對于喉嚨不舒服的人來說,喝溫熱的流質可能會更舒服些,但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喝冷飲會加劇咽喉疼痛,自我感覺沒啥不舒服也是能喝的。
UpToDate臨床顧問《成人急性咽炎的對癥治療》資料顯示:非常冷的食物具有麻木樣作用,可暫時減輕或緩解吞咽疼痛。對于嚴重咽痛的患者,攝入冰凍的液體(如冰塊或冰棒)或溫熱液體(如茶和湯)可能緩解病情。
雖然顯示有益的數據有限,但鑒于其作用較直觀,患者常報告癥狀緩解,不大可能或極少引起不良反應,所以這些方法通常也是被建議使用的, 吮吸冰塊或冰棒、吃冰淇淋和冷凍酸奶都ok~
油膩的食物
這里面要分情況來回答。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的油膩,不帶辛酸辣味,也非油炸,例如豬肘子、濃雞湯之類,那么通常并不需要特別忌口,沒有科學依據表明吃濕潤柔軟 的油膩食物會加劇咽喉痛。
不過,如果油膩的食物里加了刺激性的佐料,如辣椒、孜然等,如油潑面,爆炒肥腸等,那最好還是少吃一點;油炸食品如炸雞、薯條也是不建議吃的,不過不是因為會“上火”,而是其質地通常粗糙,又脆又硬,不易吞咽,容易劃傷或刺激脆弱的喉嚨,可能加劇不適。
此外,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經常食用高脂肪的食品,而忽略了蔬菜水果等的補充,對身體總歸是不好的,不管有沒有生病都應該適度。
×咖啡、濃茶、酒精
咖啡含高濃度的咖啡因,有利尿的作用。理論上來說可能帶走身體里更多的水分,不排除可能導致咽喉黏膜干燥,加劇吞咽時的不適。
但這方面的證據相對有限, 如果實在想 喝,可 時不時站起來喝一下水,補充水分,避免口干舌燥。含高濃度咖啡因的濃茶、含酒精(利尿)的飲品同理。
×辛辣、酸的食物
這兩個應該沒什么懸念了,都屬于刺激性食物,建議盡量不要吃或少吃。 (關于辛辣食物,還有一 說是會使得胃酸進入喉嚨或食道,可能導致胃灼熱或胃食管反流病 )
辣的食物包括辣椒、加了辣椒或辣醬的飯菜, 酸的 食物主要是柑橘類水果,以及其他一些你吃了后喉嚨會不舒服的酸味食物。
總結一下
喉嚨不舒服的時候,建議盡量避開這幾種食物(尤其前兩種):
味道刺激的食物(如辛辣、酸的食物)
質地粗糙、干硬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餅干等)
利尿的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飲品)
除此之外,諸如奶茶、蛋糕之類的甜食,冰棒、冷飲之類的冷/凍食品,都是可以吃的,不需要太忍著委屈自己啦。
想要舒服點的,還可以嘗試喝溫熱的液體(如淡茶、湯、蜂蜜水、溫水),可能有助于緩解局部的咽喉不適噢。
end
參考文獻:
1、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2268-laryngitis
2、https://www.webmd.com/cold-and-flu/what-is-laryngitis
3、UpToDate臨床顧問:成人急性咽炎的對癥治療
4、Sanu A, Eccles R. The effects of a hot drink on nasal airflow and symptoms of common cold and flu. Rhinology. 2008 Dec;46(4):271-5. PMID: 19145994.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7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包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