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徐女士七年前白手起家,用全部心血澆灌出一家鮮花園藝公司。
七年來公司訂單不斷,賬面卻像破了洞的水桶,始終在虧損邊緣掙扎。
直到2024年7月稅務人員突然上門,一紙“偷稅漏稅”的指控才撕開了殘酷真相——公司賬戶早已被掏空,連員工社保都得靠徐女士自掏腰包墊付!
而那個幕后黑手,竟是她最信任的老員工、41歲的出納王靜。
當所有人都在為生計精打細算時,月薪僅8000元的王靜卻活成了朋友圈里的“人間富貴花”:十萬塊的鉆石手鐲隨手拍,限量鱷魚皮包擺滿櫥窗,更揚言“買東西不帶大logo不如不買”。
最扎眼的是她每年雷打不動做4次抗衰護理,一次砸30萬,只為聽人夸一句“比同齡人年輕十幾歲”。
“虛榮到喪心病狂!”她在審訊中的自白像一記耳光,扇在所有被表象迷惑的人臉上。
01 完美騙局,信任成了她撬開金庫的鑰匙
時間倒回2018年,園藝公司剛起步,王靜就坐上了出納的位置。
為方便資金操作,徐女士帶著她到銀行開通了網銀U盾。
按規矩,經辦U盾歸王靜,審核U盾必須由徐女士親自保管,轉賬需兩人雙重確認。
可常年出差的徐女士習慣了用手機APP審核付款,連審核U盾長什么樣都忘了。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省事的操作,竟讓王靜偷偷攥緊了公司財務命脈——法人章、財務章甚至那個“消失”的審核U盾,全落進王靜一人手里。
“請了專業財務公司,手機還能隨時查賬,有什么不放心的?”徐女士的苦笑里浸滿悔意。
這份信任成了王靜貪婪的溫床,她每天上班的唯一動力,就是把公司賬戶變成私人提款機。
02 吸血式侵占,挪錢像買菜一樣隨意
起初王靜還小心翼翼用支票取現,等審核U盾到手,她徹底放飛了。
“最大一筆轉三四萬,后來隔三差五就轉一次”,這筆“流水賬”從她嘴里輕飄飄說出來,聽得人脊背發涼。
六年時間,近1700萬公款悄無聲息流進她的口袋。
供應商羅哥的貨款被拖欠兩年,多次找徐女士催款都石沉大海。
誰料想,卡住血汗錢的正是管錢的王靜!
她像條精明的寄生蟲,偶爾轉點錢回公司賬戶,只為讓公司“茍延殘喘”——宿主死了,她還吸誰的血?
03 欲望黑洞,豪賭與奢靡堆砌的空中樓閣
這些錢去了哪?
澳門賭場吞掉兩三百萬;奢侈品專柜每年“進貢”200萬;更別提那每年120萬的天價抗衰針。
虛假人設需要更多金錢喂養。
她甚至編造“閨蜜賭光貨款”的狗血劇情,騙朋友黃珊珊借錢周轉。
偶爾還點小錢博取信任,實則把新騙來的錢繼續填進欲望的無底洞。
04 崩盤時刻,10萬塊打發不了的罪與罰
謊言在稅務稽查面前不堪一擊。
當所有假賬被撕開,王靜才慌張“還”了公司10萬元——對比1700萬的巨窟窿,連零頭都算不上。
2025年初,長寧區檢察院以職務侵占罪、詐騙罪對王靜提起公訴。
昔日朋友圈的“貴婦”合影,如今只剩庭審記錄里冰冷的轉賬記錄。
警鐘長鳴:失控的虛榮心足以吞噬人生
法庭上的王靜縮著肩膀,早已不見朋友圈里的光鮮。
她輸掉的何止是賭桌上的籌碼?
六年青春、半生自由,連同老板七年的創業夢,全被燒成灰燼。
而捏著空賬本的徐女士,看著微信里王靜曬的鉑金包九宮格,手指狠狠攥緊——那每一道閃亮的logo,都是捅向公司心口的刀。
別讓信任代替監管,更別讓虛榮駕馭人生。
1700萬買來的不是逆齡神話,而是一副注定戴到老的手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