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狗不理?那都是給外地人吃的!”
在天津的街頭巷尾,隨便找一個當地老鄉問一問,都極不推薦你去吃狗不理,并告訴你那種路邊攤排長隊的包子鋪才是天津最好吃的。
事實上的確如此,狗不理的包子生意,已經肉眼可見的難過了起來。
前些年北京最后一家門店悄悄關了門,網上的評價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又貴又難吃”,甚至成了旅游攻略里專門標出來的避坑項。
7月7日,狗不理集團竟然還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從一天賣6萬到門可羅雀,這個百年品牌到底是怎么了?
忘了初心,丟了底子
往前推數幾十年,這個有1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不僅被視作中華名小吃的代表,更是外地游客到天津必打卡的地標。
相傳連慈禧太后都曾贊過一句“不及狗不理香矣”,巔峰時期,其單店一天能賣出6萬個包子,全國上百家分店鋪開,說是天津的城市名片一點不為過。
狗不理的創始人,人送外號“狗子”的高貴友當初能把生意做起來,靠的就是“物美價廉”四個字。
早年間一個包子也就一兩塊錢,普通老百姓和碼頭工人早上揣幾個放兜里,既頂飽又實惠。
但2005年被收購后,新管理層似乎覺得賣便宜包子沒前途,一門心思想把它打造成包子界的奢侈品。
思路一落地,資本一拍大腿,成啊,價格直接起飛!
原來一兩塊錢的普通包子,慢慢漲到了5塊以上,有些特色口味甚至賣到20塊一個。
天津總店一籠8個的精品籠,標價直接過了100元!
要知道隔壁早餐店5塊錢能買3到5個包子,普通人的早餐預算里,根本裝不下一籠上百的包子。
老食客們算了筆賬,覺得吃不起,慢慢就不去了,外地游客們滿懷期待地來,吃完便滿懷失望地去。
這種高端化路線和狗不理的老底子搭嗎?壓根兒就不搭!
大家對老字號的印象,多半是實在、靠譜、接地氣,是正兒八經的平民美食,是街坊鄰里吃了幾十年的放心味道。
可是硬要把平民食品往貴族食品上靠,反讓人覺得變味了,這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踏踏實實做包子的狗不理了。
想賺快錢,敗走京師
定位偏了還只是開始,真正讓客人們轉身就走的,是包子本身和店里的服務越來越讓人失望。
以前的狗不理,皮薄餡厚實,18個褶是金字招牌,師傅們捏包子的手藝也是傳了幾代的老講究。
可這幾年不少人吃了卻發現,這包子皮越來越厚,餡越來越少,有的甚至能數出褶子偷工減料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加盟店多了以后,有些店為了省成本偷偷換用便宜的豬肉,調料也少放了幾樣,吃起來還不如家樓下的早點攤香。
老手藝慢慢丟了,狗不理這三個字最值錢的特色也就越來越淡了。
雖然天津人常說狗不理都是給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吃的,但其實現在連外地人都聞風喪膽了。
為啥呢?店大欺客唄。
催單半天沒人理,喝杯熱水得自己去拿,覺得包子有問題想換,服務員眼皮子都不抬一下。
2020年,王府井一家門店因有博主說包子貴還一般,沒想到指控該博主侵犯餐廳名譽而直接報警,并在網上發布了所謂的“嚴正聲明”。
包子本就是百姓果腹之食,不僅賣價讓百姓失望,連讓老百姓監督都不讓了。
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只會更覺得這店太橫太傲慢,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盲目多元,落后時代
2005年,狗不理包子私有化之后,新的管理層可能覺得老字號的牌子值錢,能快速擴張賺快錢,可偏偏對怎么管一家餐飲企業沒太多經驗。
為了快點把規模做起來,他們選擇全國鋪張,開了一大堆加盟店,卻沒精力去管這些店到底有沒有踏實去做。
加盟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的店連餡料都不從總部拿,自己隨便調,品控早就形同虛設了。
撒網撒得太大,最后就收不回來了。
各地的狗不理店味道不一、服務參差不齊,慢慢就把百年老店的招牌給砸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放著好好的包子生意不做,狗不理非要往別的領域上搞跨界。
今天收購個咖啡品牌,盤算著著讓大家一邊吃包子一邊喝咖啡……明天又搞起了益生菌飲品,甚至還碰了碰醫美產品。
平心而論,這些年搞的什么跨界聯名層出不窮,只是在消費者眼里,比起說是老實做產品,更像是資本在瞎胡鬧。
可是西湖醋魚奶茶說到底還是西湖醋魚,狗不理包子,說到底也還是狗不理包子。
這些跟做包子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不僅沒帶來新顧客,反而讓老顧客覺得其越發的不務正業。
好好的包子都做不好折騰這些干啥?核心的包子業務還越來越差,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
當然,就算狗不理自己沒整出這些亂七八糟的花活,它也得面對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時代變了,顧客的需求已經不一樣了。
這幾年新的包子品牌冒出來不少,而且也能做起來,其實就在于他們摸得清客人的需求。
早上上班趕時間,要吃得快、還要吃得實惠。
所以他們搞標準化生產,門店就開在地鐵站和寫字樓旁邊,一個包子加一杯漿子就幾塊錢,拿了就能走。
對比之下,狗不理還守著傳統工藝要現包現蒸的規矩,等上半天才能吃到,價格又高,自然拼不過這些更懂年輕人節奏的新品牌。
大家的消費觀念其實也變了,以前覺得老字號就是好,現在大家更看重的,是性價比和體驗。
不管你有多少年歷史,只要不好吃、不值錢、服務差,照樣沒人買單。
狗不理不跟上時代節奏,卻還在琢磨怎么靠著手里的老字號招牌賣高價,自然是要被甩在后面。
結語
回看狗不理這幾十年的起伏,它似乎是忘了百年品牌是怎么能活下來的。
能存續至今的老字號,靠的從來不是老牌子,而是守住實在的品質、親民的價格這個根,同時也得看懂時代的變化,然后一步一步跟上。
只想著靠祖宗的名氣賺快錢,盲目搞高端化多元化,把最該守住的東西丟了,那就算有千百年的歷史,也擋不住被老百姓慢慢忘記。
對所有老字號來說道理其實都一樣,守得住自己的本,才能立得住腳,跟得上這個時代,才能走得更遠。
如今還在堅持的一眾老招牌,真的是要醒一醒了。
信息來源:
紅星新聞 2020-09-12 “狗不理”被博主抱怨難吃的背后:門店銷售額占比正逐年下滑
東北新聞網 2025-07-08 狗不理集團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