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大家可知道這講的是誰?這句詩來自南宋詩人方回,描寫的正是現在大家最喜歡吃的“西瓜”,它不僅是我們眼中的解暑佳果,也是古人眼中的“清涼圣品”。關于它的滋味,古人從來不吝嗇贊美之詞,比如清代陳維崧就贊其“一片冷裁潭底月,六銖輕剪楚天人”,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紅瓤綠皮的消暑魔力。
夏天為啥人們這么愛吃西瓜呢?
只是因為它的水分多,甜度高嗎?其實西瓜的營養價值,是遠遠被低估的,它是天然的電解質庫,每100克西瓜含鉀112毫克,高溫作業者每日飲用500毫升西瓜汁,可快速補充汗液流失的礦物質,預防脫水及肌肉痙攣。
而且紅瓤中的番茄紅素含量是番茄的1.5倍,能中和紫外線激發的自由基。美國農業部研究證實,連續兩周每日食用200克西瓜,血液抗氧化水平顯著提升,加速曬后修復。
當然它還是腸胃“清道夫”,果肉含天然蛋白酶與0.7克/100克的膳食纖維,你有效的促進腸道蠕動。
吃西瓜的好處這么多,但是在吃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西瓜的“死對頭”,醫生提醒:二者萬不可同吃,吃西瓜也有講究?
第一個:蝦蟹不和西瓜同吃
尤其是一些死掉的蝦蟹,那就更不能去吃了,因為這些海鮮當中,會含有砷化合物,遇西瓜中的維生素C可轉化為三價砷,雖然單次吃很難達到中毒的一個劑量,但是如果長期疊加在一起,難免引起代謝的一個負擔,甚至還容易導致腸胃的一個負擔,甚至是出現嘔吐的一個情況。
所以在吃西瓜的時候,我們要避免把它和海鮮一起吃,尤其是一些生腌的海鮮,沒有充分烹飪熟透的,以及死掉的海鮮,都不適合和西瓜一起吃。
第二個:紅薯和西瓜不同吃
紅薯的高淀粉需酸性胃液分解,而西瓜稀釋胃酸,迫使淀粉滯留發酵。產氣桿菌增殖釋放的二氧化碳,可導致胃壓驟升,引發脹痛。胃腸科醫生建議,二者至少間隔2小時食用。
所以當你吃完紅薯之后,不要立馬就會吃西瓜,不然的話,很容易導致肚子出現脹氣等情況,會讓人感覺到特別的不舒服。
第三個:桃子和西瓜不同吃
這二者都是大家比較喜歡吃的水果,但是建議不要再一起吃,如果在一起吃的,堪稱高糖“炸彈”,很容易刺激血糖升高。兩者糖分疊加可使單次攝糖量突破40克,刺激胰島素劇烈波動。
而且有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若同食300克西瓜+200克桃子,血糖峰值可比單獨食用高2.3mmol/L。因此,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記得管住自己的嘴,不能去隨便的亂吃。
此外,我們在吃西瓜的時候,還要注意西瓜是比較寒性的,像脾胃虛寒的人,最好是少吃,因為這樣會加劇脾胃不適,甚至還會導致腹瀉的情況出現。還有就是血糖不穩的人,也要少吃,甚至不吃西瓜。另外,就是西瓜如果切開了之后,要做好保鮮措施,出現隔夜的話,很容易壞掉,這種就不要去吃了。
西瓜,在夏天能夠給我們帶來清涼,但是在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能去隨便亂吃,筆者認為,只有知其所宜,避其所忌,方為食養大道。也能真正在享受這個美味的同時,帶來身體的安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