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確定的世界,很容易令人焦慮,而焦慮,就是想象力用錯了地方。
文 / 劉葳漪
1
這幾天,在北京居住的人終于有機會切身體驗廣東福建等地才有的“回南天”——當北京7月的地鐵墻壁上出現了流淌著的水漬,它和2月在深圳公寓大堂墻壁上的細密水珠如出一轍。
一個北緯39度的季風氣候城市怎么會有如此悶熱的夏天?
7月1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并于7月2日上午啟動了全市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如臨大敵般,7月3日大家等了一天,從早到晚等到天都快黑了,雨也沒下一滴。
沒有關閉評論的評論區里各種嘲諷奚落,盡顯中文的博大精深;控評的評論區則頂多是“這么興師動眾的,把雨都嚇跑了”“雨下在哪兒啦?”的溫柔語調;倒是那些標注閱讀量100K的公眾號,一條評論都沒有。北京市氣象局還是很大氣,7月1日16:16發布的暴雨預警還留著,到現在都沒刪,要比別的地方的氣象局強多了。
“7月5日日本將發生大地震”的說法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甚廣,所謂吐噶喇列島發生群發性地震后日本必現大地震的“吐噶喇法則”的傳言,也顯得有鼻子有眼,一度導致赴日航班(主要是亞洲地區)旅客人數寥寥。
香港的大灣區航空(GreaterBay Airlines)公開宣布5月13日至10月25日減少赴日航班班次。據旅游數據公司“ForwardKeys”的資料與彭博社的分析,4月開始來自香港、臺灣、韓國的赴日機票預訂數量持續減少,其中香港的預訂數相比去年同期平均減少約50%。尤其含7月5日在內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那一周,預訂量更驟降83%。
日媒報道,這不靠譜的預言,預估至少會對日本造成5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8.7億元)的經濟損失。
生活的真相就是:你擔心的事情,99%都不會發生;已經發生的事情,99%都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嚴重;以前覺得很嚴重的事情,現在看來99%都在能承受的范圍之內。
的確,一個不確定的世界,很容易令人焦慮,而焦慮,就是想象力用錯了地方。
2
進入7月,能第一時間公布半年銷量的,都是2025年上半年的市場贏家。
比如合資品牌中的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
據7月1日一汽-大眾發布的銷售業績顯示,6月份,一汽-大眾的燃油車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0個百分點;2025年上半年累計銷量436133輛,同比增長3.5%。一汽豐田1-6月銷售新車377821輛,同比增長16%。上汽大眾上半年累計終端銷量52.3萬輛,同比增長2.3%。
在一片逆風局勢中,燃油基礎盤的大眾、豐田還是經住了考驗,甚至在“燃油車收縮焦慮”的輿論環境中繼續穩扎穩打,完成了關鍵布局。
小鵬汽車今年上半年的銷量超過去年全年交付量,1-6月累計交付新車19.7萬輛的數據在新能源車企中表現尤為突出。蔚來上半年共交付新車11.4萬輛,同比增長30.6%。比亞迪上半年累計銷量2145954輛,同比增長33%。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累計銷量764544輛,同比增長18.3%,其中新能源累計銷量413314輛,已連續6個月保持50%以上的同比高增速。
總有人在唱衰燃油車,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5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85.4萬輛,環比增長2.2%。上汽大眾5月A級轎車銷量為3.15萬輛,環比增長54%;東風日產5月A級轎車銷售3萬輛,環比增長45%。與此同時,奇瑞、吉利和長安等自主品牌燃油車與合資車企的差距開始顯著縮小。
先是沃爾沃汽車撤回了“2030年全面電動化”目標;梅賽德斯-奔馳官宣不再堅持2030年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全面轉向純電銷售的目標,將采取燃油車與電動車長期共存的靈活策略;奧迪也宣布撤回了2033年全面電動化目標,不再設定明確的終止時間表。
坦率地說,這并不是技術路線的困擾,而是燃油車企的電動化轉型是明顯的 “轉貧”舉措,燃油車是現金流的重要支柱——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在人文領域的探討中,人類社會對生命的持存和不朽是最大的確定性之夢。時間來到2025年,對持存與不朽的追求漸漸失去穩定的支點。成年人的認知,是過往閱歷的綜合反應——拼多多賭對了消費降級,字節跳動賭對了智商降級,你呢?【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