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安子修)隨著技術發展,“數字城市”早已從科幻落地為現實。日前,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不僅圍繞人工智能融合應用、數字安全、數字醫療等賽道舉辦46場專題論壇,還在體驗區打造6000平米的數字經濟體驗中心,運用AIGC、元宇宙等技術,聯合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數字文創等科技消費企業打造數字“潮”市,讓公眾通過互動,了解數字城市的無限可能。
政策推動數字城市加速發展
數字城市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導向與驅動。為深化智慧城市建設,今年以來,各項政策正在接連落地。日前印發的《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八項主要任務,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提供了具體指引。而《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發布,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升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部署,明確了城市數字化進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技術領域。
此外,中央財政今年也持續繼續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在各項政策推動下,如今,城市數字化進程不斷提速,其數量越來越多,并有著向城市群和縣域兩級全面拓展的趨勢。
創新應用賦能,激發城市智慧活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電信積極探索創新,將數字技術與城市各領域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樣、貼近民生的智慧應用,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交通領域,中電信數城科技公司近日推出交管大模型引擎,融合智能對話、事故處理、數據查詢、知識管理及安全溯源五大核心功能,構建起“感知-決策-服務”全鏈路智能體系,重塑傳統交管業務流程,開創了國產化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的行業新標桿。
在診療領域,在中國電信GPU云主機助力下,安徽影聯云享科技有限公司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融合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和訊飛曉醫實現數字影像服務報告生成、影像質控及報告解讀。患者在安徽省內各醫院就診時,借助AI能輔助醫生進行精準診斷。
在社區領域,中國電信依托AI大模型能力,在山東煙臺打造“蓬萊區紫荊山街道曬甲河智慧社區”,監控攝像頭、人臉識別門禁、車輛識別道閘、高空拋物監控攝像頭、電梯識別阻車攝像頭、智能消防控制平臺、井蓋智能監測、一鍵報警智慧燈桿等智能設備全面“上崗”,借助AI賦能算法,自動識別各類事件,推送至智慧社區平臺,筑牢居民生活安全“防火墻”。
深化合作共贏,構建城市智慧生態
除了不斷打磨自身產品與服務外,中國電信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與各方開展合作,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城市生態體系。
在政府合作建設層面,中國電信與上海虹口區人民政府簽訂數字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助力打造城市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目前,虹口區5G覆蓋率、千兆光網覆蓋率得到大幅提升,率先實現全區“雙千兆”網絡覆蓋,著力打造萬兆標桿小區,為虹口企業、居民提供高效、智能、普惠的智云網絡。
在城市生態樣板層面,定位為數字城市建設標桿的雄安新區也得到了中國電信的“數智加持”。 在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市場化項目中,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這其中,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數字道路建設,已投資8億元于雄安新區的數字道路項目。此外,中國電信打造的“Hello Way”系列,致力于設計未來智慧交通,推動智能運維與監測,為數字城市的治理問題提供了智慧化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