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公司已經扯皮到“RACI矩陣都救不了”的地步(比如銷售部和技術部互相拉黑微信),試試這套“土匪式協作法”——核心思想:讓利益流動起來。
1. 問題本質:協作=吃虧?
為什么大家不愿配合?
銷售部幫技術部收集客戶需求:浪費我時間,又不算我業績!
財務部加班審合同:關我屁事,又不多發錢!
2. 解藥:把協作變成“搶錢游戲”
騷操作1:內部虛擬幣
每完成一次跨部門協作(比如技術部幫銷售部解疑),發起人必須發1-10個“協作幣”(企業微信/釘釘就能做)
月底可兌換:休假券、遲到豁免權、老板共進午餐機會…
案例:
某公司設計部以前拖圖嚴重,后來規定:
其他部門找設計部做圖,必須花3個協作幣“懸賞”
設計部接單后,超時完成則倒扣幣
結果:設計師開始主動問“還有誰要改圖?!”
騷操作2:甩鍋罰款池
每次跨部門會議前,每人押100元進紅包池
會上誰甩鍋(說出“這不是我的責任”),當場扣錢
會議結束,沒被扣錢的人瓜分紅包
效果:
以前:“這個需求不歸我們…”
現在:“這個需求我們盡量配合,不過需要市場部提供…”
3. 心機玩法:制造“欠人情”陷阱
人最怕什么?——心理債務。
HR總監的陰招:
故意讓技術部“偶然”幫財務部修好打印機
第二天財務部就會收到提醒:“技術部昨日協助你們1次,當前協作指數+1”
下次財務審合同,技術部就能說:“上次幫過你們,這次加急唄?”
4. 終極秘訣:讓老板當“攪屎棍”
如果以上方法都失效,最后一招:
把各部門KPI綁在一起,比如:
“銷售部業績達標,但技術部評分低于80%,銷售獎金打8折”
老板在群里發話:“今年跨部門評分最低的團隊,全員周末拓展訓練”
總結:
利益不到位,談什么協作都是耍流氓
要么給糖(虛擬幣),要么抽鞭子(罰款池)
最高境界:讓員工覺得“幫別人=幫自己”
下回再扯皮,試試這兩招——要么分錢,要么罰錢,絕對藥到病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