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類腫瘤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腫瘤治療手段臨床應用不斷增多。然而,部分治療方法存在較大副作用,許多患者因身體原因難以承受,或勉強接受治療后痛苦不堪,甚至寧愿放棄治療。
多年來,威海市中醫院腫瘤科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在腫瘤治療的各個階段充分發揮中醫獨特優勢,有效提升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腫瘤患者在治療時,常面臨療效與副作用并存的困境。”市中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劉艷霞表示,在腫瘤治療過程中,乏力、疼痛、便秘、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有些患者體質較好,治療耐受性好,可能能堅持完成整個治療過程,但也有不少患者因體質原因難以完成足療程治療。
一位膀胱癌老年患者,手術治療后恢復良好。為防止復發,術后接受了膀胱灌注治療。治療后,老人出現小腹及尿道疼痛難忍,行動不便,睡眠不佳,還常伴有胃痛、腹脹及嚴重便秘,身形極為憔悴,“我不想再做了,寧可不治也不想再受罪。”
見老人如此痛苦,家人多方打聽,來到威海市中醫院腫瘤門診尋求幫助。接診后,劉艷霞通過辨證論治,判斷患者為“脾虛濕熱證”,給予中藥口服治療。通過調補脾腎,清熱利濕等方法,扶正解毒,減輕灌注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服藥后,患者不適癥狀明顯改善。“我們一開始也是想試試看,沒想到吃藥后效果非常好。現在,老人疼痛減輕,食欲改善,走路也有勁兒了,整個人精神多了,全家人都很高興。”患者家屬感慨地說。
在臨床實踐中,威海市中醫院腫瘤科堅持“中西并重,突出中醫特色”,堅持運用中醫特色治療手段服務腫瘤患者,其在中西醫結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成效,獲得了眾多腫瘤患者的認可。劉艷霞介紹說,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始終將患者放在首位,關注的不僅僅是腫瘤本身,更是患者整體的身心狀態。它不像一些西醫治療手段,在對抗腫瘤時可能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腫瘤雖然表現在局部,但與全身的氣血、臟腑功能密切相關。通過調整人體的內環境,使陰陽平衡、氣血通暢,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臨床上我們運用中醫藥診療技術對患者實施疾病全程管理,依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階段不同擬定不同治療目標和方法。”劉艷霞介紹,對于同時應用現代抗腫瘤治療的患者,中藥主要作用為“增效減毒”。例如,對于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中醫可以運用和胃降逆的藥物,像旋覆代赭湯等,有效緩解癥狀,讓患者能更好地進食,補充營養,維持身體的基本機能。而針對放療導致的熱毒傷陰癥狀,如口干、咽干、皮膚干燥等,中醫通過滋陰清熱的方法,為患者減輕痛苦;針對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則運用歸脾湯等益氣養血,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完成率。
除了減輕西醫治療的副作用,中醫藥在腫瘤康復期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此時,腫瘤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患者的身體元氣大傷,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現腫瘤復發轉移。中醫通過扶正培本的方法,增強患者的免疫力,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阻斷腫瘤轉移的途徑,有效防止復發。例如,運用黃芪、黨參等扶正藥物,幫助患者恢復元氣,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同時,中醫還注重患者的情志調節,因為不良情緒往往會影響身體的恢復。通過疏肝理氣、養心安神等方法,讓患者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更好地面對疾病。
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不僅僅是用藥治病,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它尊重每一位患者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無論是在緩解患者身體痛苦,還是在提升患者精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如同溫暖的陽光,穿透惡性腫瘤的陰霾,照亮患者的生活之路,讓他們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尊嚴。相信在未來,中醫藥在惡性腫瘤治療領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
來源:威海市中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