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岡鎮葛隆村新一批49戶農民平移房順利竣工。全新落成的新居不僅解決了村民原有住房年久失修、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更通過統一規劃與個性化設計相結合,打造出兼具江南水鄉特色與現代居住品質的新家園。
“以前家里的老房子每年一到黃梅天氣就特別潮濕,碰上惡劣的臺風天氣更是提心吊膽。”葛隆村村民高方仁站在自家嶄新的三層別墅前感慨道。
在葛隆村,像高方仁家一樣的情況不在少數。由于村中大多數房屋為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磚混結構舊房,房屋年久失修,墻體開裂、梁柱變形等問題普遍存在。如今,這些破舊的老房已變身嶄新獨棟別墅,村民的居住條件實現質的飛躍。
為全面改善村民居住條件,近年來,外岡鎮在葛隆全面推進住房更新工作。首先從土地規整入手,通過平移歸并或原地翻建的方式,將原本分散的低矮平房集中規整為二至三層的現代小樓。這一改造不僅優化了村莊空間布局,還騰出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接著,村里將部分騰退面積用于拓寬道路,改善村民出行條件,另一部分則用于建設綠化帶、休閑廣場等公共設施,進一步提升村莊環境品質。
如今,漫步在葛隆村,仿佛走進一幅江南水鄉畫。新居整齊排列,統一的灰白色外墻搭配深灰色坡屋頂,飛檐翹角間盡顯傳統韻味。小嘉注意到,雖然各家內部裝修風格各異,但外立面的色彩、材質和建筑線條都嚴格遵循統一標準,形成了和諧統一的村落景觀。
在改造過程中,為保持村莊整體風貌協調,葛隆村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嚴格按照《上海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將新房整體設計為白墻黛瓦的江南水鄉風格,并制定標準化房型冊供村民選擇。在確保外形統一的前提下,村民可對屋檐、庭院、門頭等細節進行個性化改造。此外,葛隆村還推出專項獎補政策,對驗收合格且符合風貌要求的住房,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改造。
“我們創新采取‘分段驗收+階梯式獎補’資金發放模式,竣工發放60%、風貌驗收通過后發放30%、規范使用一年后再發放10%。”村委會副主任孫儉介紹,這一機制既保障了建房質量,又有效杜絕了違建現象,實現了“建房周期縮短、違建率歸零、宅基地風貌統一”三大目標。
如今,葛隆村整齊劃一的農居與完善的配套設施相得益彰,村民的居住舒適度和滿意度顯著提高。這些融合了江南水鄉韻味與現代生活功能的新農居,與村莊自然環境和諧相融,成為嘉定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未來,葛隆村將繼續推進住房更新工作,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為全區乃至全市農房更新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通訊員:周虹
編輯:褚嘉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