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點,兩處飄著飯香的職工食堂正演繹著不同的溫暖故事——在高淳開發區瑞淳高新職工食堂,前來就餐的周邊企業職工邊用餐邊掃碼報名工會“職工Yeah校”課程;1公里外的古柏街道江張村職工食堂,網約車司機們捧著熱乎的盒飯感慨:“15元兩葷兩素,比路邊攤干凈實惠多了!”(7月8日《江蘇工人報》)
一口熱乎飯,滿滿獲得感!職工食堂“暖胃更暖心”,有效解決了就業群體“吃飯難”問題,以小切口撬動大幸福。
職工食堂建設有力度更顯溫度,飯菜質量與安全是必須守牢的底線。正所謂“眾口難調”,要結合飲食特點、策應不同需求,從葷素搭配、營養豐富、合理均衡入手進行烹飪制作。同時,要強化與市場監管部門的無縫對接,切實把好食品安全關,讓職工吃得安心與放心。
職工食堂最大的特點是方便實惠,這種供餐模式要走得更遠,必須完善“政府主導、市場主體、職工主角”的共擔機制。譬如,按照“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個人掏一點”的辦法“眾籌”;培育一批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的助餐配餐服務企業;搭上“互聯網+”快車,針對新就業群體創新配餐服務模式。只有不斷完善制度設計,強化兜底保障責任,找到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民生關懷的最大公約數,才能讓職工食堂實現可持續經營。
職工食堂里既有價廉物美的飯菜,也有融洽的用餐氛圍,職工邊吃飯邊拉家常,可謂其樂融融。事實上,職工食堂亦是社交場所,在滿足就餐需求的基礎上,要更加關注用餐者的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態,進一步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整合資源要素,拓展服務范疇,打造志愿服務、政策宣講、技能培訓等多平臺的“職工之家”。(徐劍鋒)
來源:江蘇工人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